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的环境架构

2022-05-04 08:35:02 |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进程缓慢的原由与后果,认为语言平民化的成功达成必须在科技新闻的故事化、社会化、文学化、模糊法等大环境下才能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的多向路径。

关键词:科技新闻 语言平民化 环境架构

科技新闻的语言平民化处理进程不容乐观。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在语言平民化实现的条件和边缘效应等方面探讨问题产生的原由,研究思路狭窄,因而没有得到系统而完整的解决方案。在实践操作中,语言平民化的效应非常有限,而且研究者与操作者呈脱节状态。

如何用百姓语言来表达专业术语是当前科技新闻媒体急需解决的问题。平民化语言的描述,可以在读者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影像,形成一个类似电影播放的连续动态过程,这样的新闻就能在读者中产生较好的共鸣。相反,晦涩的语言,单薄的描述,深奥的理论,僵硬的专业术语,难以激起读者脑中的阅读反应。语言平民化是科技新闻能否通俗起来的关键。

解决科技新闻中语言平民化的问题,需处理好语高平民化同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没有一个系统的环境架构,语言平民化很难实现。因此,语言平民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应把问题放在一个大环境中去看待,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要研究影响语言平民化的内部关键因子,还要研究语言环境和外部因素。

一、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进程缓慢

导致科技新闻语言晦涩和内容过于专业化的原因有:

科技新闻中用百姓语言代替那些专业术语存在一定的困难。一项发现或发明,是新的,即使是理科型记者也经常面临新的领域,因此,在科技新闻中没有现成的已经语言平民化了的百姓语言,在科技新闻中常出现一些专业名字,似乎成了一种“正常”现象,很多记者也没有把科技术语进行语言平民化处理的习惯。

的确,对科技名词进行语言平民化处理是非常困难的。有时,记者试图对其进行简化,但又生怕出现错误。需要指出,有的理论性研究课题,进行语言平民化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如“1+2=3”的课题,对这些研究的本身很难做到真正的语言平民化。当语言平民化遇到困难时,人们考虑使用其他的技巧,但是,有些情况下,如果不绕开这座山,就只有强行过去,其结果是大量使用专业性的描述手法,大量使甩专业词汇。

生硬的脸面:语言应用没有使用艺术的手法。在当今的科技新闻作品中,即使使用了一些语言平民化的术语,却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原因是科技事实的表达还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脱离了生动的风格,过多地使用论文式的精准描述,虽然满足了科学性的外在形式,但内在的科学性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许多记者写科技成果时语言不求变化,缺乏动感,那种枯涩的报道,总觉得它像一堵墙,文字生硬,令人思维堵塞,有再也深入不进去的感觉。在一些专业性新闻中,适当地运用一些修饰,文章就能活起来。著名科普作家萨根的作品,语言是极其灵活的,这是他的作品成为名著的原因之一。

不会讲故事:没有细节的语言平民化只能是空中楼阁。有些专家提出,科技传播中要用70%以上的篇幅讲故事,用剩下的传授知识,是有道理的。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人们看《泰坦尼克号》和《珍珠港》时,都为这样的大片所倾倒。不过看完以后。人们总在想,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和二战的历史片其实也不少,为什么这些片子就不怎么叫座呢?笔者认为国产片不太叫座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没有做出如此巨大的模拟场面;第二,没有精彩的细节。最精美的故事是在细节的交代中展开的。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没有细节的表达是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注定是难以语言平民化的。

没有厚重的知识底蕴和事实背景,科技新闻就不能生动易懂。武松打虎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其中的情节生动有趣,栩栩如生,老虎在搏斗时的几个招式,一扑一抓一剪等动作,这是作者积累的知识的一种运用,没有这些知识,打斗的场面就不可能生动。

这与语言平民化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种边缘效应。我们说,有时语言平民化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读者对所述之事有关的文化的、自然的、历史的背景才真正感兴趣。如果能够提供这些方面的内容,远比强行把十分专业的内容进行语言平民化的效果要好得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有时对事实本身并不怎么感兴趣,而对产生这个事实的背景却有着很深的好奇心。一些成功的科技新闻报道都是具有非常多的背景的,没有这些背景作为衬托,不提供给读者一幅知识的画卷,没有一种厚重的知识感,不提供揭秘性的背景,文章的语言就平民化不起来,即使做到了,也会显得孤掌难鸣,软弱乏力。

选择的报道主体不是读者最关心的部分,语言平民化没有实质性意义,报道主体的选择与语言平民化有什么关系呢?徐迟在他的作品《哥德巴赫猜想》中讲了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1+2”课题研究的内容,他讲的是关于陈景润研究这个数学问题的故事。如果他只同绕这个研究本身来书写,恐怕他花上几年也不可能弄懂其中的原理,更不用说要让读者明白了。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技新闻报道的主体一定要看读者的喜好与需求,对于同样的事实,进行语言平民化的主体要依读者类型来确定,否则,语言平民化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的多元路径

要解决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的问题,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把这一问题放进一个大的系统中去解决,这才会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将科技新闻进行社会化,使延伸的内容建立在一个正确的起点上。遇到科技新闻题材,如何进行报道,在做好语言平民化工作之前先要做好第一件事:选择好报道的主体内容。在下笔之前,最好先思考一下,百姓到底对这则新闻会在哪一方面感兴趣或有所需求。某些科技产品的广告策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它不是选用那些高深的技术指标来说明问题,也不直接对那些指标进行语言平民化处理,而是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富有感染,J的语言打动消费者。这些广告的处理手法就是所谓的社会化处理:即通过转换视角,延伸扩展等多种新闻技巧,将纯科技的内容推向百姓,从社会这个落脚点来看问题,来提炼主题,来选择视角,来组织典型,来捕捉细节。如果把科技新闻尽量往百姓方向拉,往生活上靠,往他们的情感上靠,内容的面就可以更为广阔一些,形式町以更为平民化一些,也才更有意义一些:《文萃报》是一家非常受读者欢迎的文摘类报纸,这家报纸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是它对内容的选择性。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这张报纸通常会避开“基点”新闻,去选择那些在背后、侧面等不同角度挖掘出来的新闻,在第二点第三点上做文章,一层一层地剥开,新闻就具有非常好的可读性。他们的手法是非常多的,但是归纳起来,他们都是着眼于新近发生的新

闻事件,而着手于这些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这对于科技新闻来说,应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

引进语言的艺术:使语言平民化更上一层台阶。如果语言平民化是一座建筑,那么文学性就像是上面的装饰品。有了前者我们可以在其上面居住。但可能没有美感,我们总会感到不足;有了后者,由于品位和质量的提升,这座建筑变成了一座花园。

科学是庄重的,而描述它的文笔则必须轻松活泼:艺术是活泼的,而表现它的形式应当是庄重的:庄重的东西是其实质性的内容,而表现它的活泼形式则会突出表达的效果。科学是深奥的,向公众表达它时,则必须风格大众化。大气磅礴的笔调,精美动人的词汇,把语言平民化融人到这一种大环境中,才能体现出穿透力,融合成一股清心解渴的泉水,人们在阅读中就能得到一股无穷的动力,有如透凉的泉水汩汩而来,这才是真正的高层次性的语言平民化的表达。一位科学家这样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

搭建好舞台:让时空的厚重背景衬托出语言平民化底蕴。如对于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有关科学原理方面等问题,添加一些解释性材料或背景材料就具有较好的效果。《湖南科技报》的《毒蘑菇:疯狂吞噬十三条人命》报道,分成儿个大的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是一些背景材料,包括如何鉴别有毒与无毒蘑菇、发生食用有毒蘑菇事故后如何及早进行自我抢救与保护、如何就近去医院等。这些内容是对主体部分的重要补充,属于语言平民化、故事化的处理手法,采用这种方法将其渗透到整个报道中,补充了主体报道中不好涉及的内容,而且没有冲淡主体报道的连续性。

这种在时空上的拉宽加大,赋与了科技新闻深刻的内涵,而且这些内容与礼会人物、事件、地点等息息相关,内容浅显流畅,又与需要报道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对主题的一种补充和说明。

多用细节描写:细腻的笔调可以营造故事化的基调。科技新闻事件有了细节描写,就会朝着故事化的方向迈进。所谓科技新闻的故事化,即强调科技新闻采写上的情节化、具体化、人性化、现场化的描述和刻画,使科技新闻有场景、有故事、有人的活动寓于其中,变单调的非事件叙述为事件叙述,变事件叙述为人物活动,将人物的活动演绎为生动的故事,故事则通过传真性的细节描述得以表达,而细节的勾勒方式采用通俗化的手法。讲故事,必然要用到平民化的语言。如《哥德巴赫猜想》是比较典型的作品,通过人的活动引出科技新闻事件。记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考察,融人自己的活动,把自己看到的细节进行描述,不仅生动展现活生生的画面,而且这些描述自然避开了过于专业化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由平民化了的语言架起来的。

当故事讲不下去时:浅显的解释或挖空心思的浅译就成为必要。科技新闻从业者要向科普专家学习。科普专家会想方设法以语言平民化的方法表达复杂的专业问题,他们少用或几乎不用专业术语,他们选择人们常用的词汇表达科学的事物,这是一门很深的艺术。

如何进行浅显的解释,与很多的因素有关。记者的文学功底,记者的科学知识功底都会影响平民化的效果。可以参考的两条原则是:外行能看得懂,内行看了认为没有错;讲述者应站在接受者的立场来构思平民化的语言,假如面对面和接受者讲故事,接受者如果能听懂,那么你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恰当的。

多用生活中的语言:尽量少出现那些符号和看不懂的名字。百姓生活中的语言,琅琅上口,将其引用到科技新闻中,就会活灵活现,通俗易懂。

平常百姓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用语、生活用语都可以拿来人题人文,通俗易懂,效果很好。对于一些专业术语,最好用俗称,如银屑病,用牛皮癣来表达,人们就熟悉得多:甲硝唑用灭滴灵称呼,就比较语言平民化,还有如:《派纳米部队去攻打癌细胞》、《水蜜桃上的雀斑》等都将一些生硬的实用技术题材写活了,出神入化,功效特别好,,由此可以联想出很多类似的语言,只要用心去挖掘,科技新闻语言平民化的空间是巨大的,但同时又给科技新闻记者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新任务:有意识地去整理和归纳这些语言,归纳出一本百姓语言同典,这对加速科技新闻的语言平民化进程是大有帮助的。

少用精准描述:五层楼比15米高更能在读者大脑中构建起立体图像。数字的语言平民化在科技新闻写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把数字处理好了,可大大提高文章的语言平民化效果。比如用“火柴盒大小”、“人把高”等语言平民化的表达方法,虽然不是很精确。但却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具有意想不到的语言平民化效果,在很多情况下,除非是实用技术,除非人们需要参照数据进行操作需要精确的表述,在通常情况下,模糊表达法有更好的效果。

推荐访问: 平民化 架构 科技新闻 语言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