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景观生态构建方法的研究

2022-04-12 09:44:37 | 浏览次数: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景观设计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景观设计合二为一,讲求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合理对工程的建设布局进行设计和优化,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运用景观设计,可把水利工程对原有自然景观的破坏予以降低及弥补。

关键词:水利建设 水域景观 水文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水利事业的进步。在水环境的治理中,比较普遍重视生态修复,采用生态技术改善河流的水质。如湖滨带的修复、湿地净化、生物氧化塘、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分解等。在一些大城市的河道整治中,把改善城市景观作为主要的目标,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在我国的城市水利建设中已经提出了景观环境、生态修复、水文化等许多新的课题。水利建设的工作内容、基础理论、施工方法等都在不断丰富和进步,对水利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水利工程景观生态构建

1.1景观构思与定位

景观定位即是对景观设计的方向进行确定,比如是是探险、观光、科学考察、度假休闲、运动旅游、生态旅游还是综合旅游类等。不同的景观定位方向,有着不同的设计内容和方法。例如有些水库具有丰厚的历史渊源和壮丽的人工景物,可用来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科学知识,适合作科普类的旅游开发;比如说,有很多的水库就是发扬文化和体现水利文化的好地方,因为,有些那里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抑或有着惊人的人工景观,因此非常适合用来开发旅游;地形地貌的奇特、水生动植物的多种多样构成了库区内外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有些水库虽然有着很不错的观赏性,但水环境可能会比较脆弱,这样的话就只适合运用于观光旅游;也有一些水库会被用来度假旅游或者各类疗养方面的项目,这与优良的水质、适宜的气候条件或者是水体本身所含的有益物质有关。

1.2景观形态与布局

景观布局就是把各景点沿景观轴按一定形式布置,从而形成一个景观区。景观功能和序列的分区组成了景观的布局。对一个水电工程而言,景观主体自然是水体,水体是高潮部分,是景观轴交汇的地方。对于边界狭长的水体,可以设计成三段式,带状景观轴;而对于边界是圆弧的水体,则可以设计成二段式,放射状或环状的景观轴。景观分区方式的根据有很多,主要可按功能进行分区、按景观特色进行分区、按动静进行分区、按主次进行分区等。

1.3道路交通组织

直线、曲线是道路的线型,不止一条的曲线和直线组成了道路网。为了游览过程更有趣味、不再单调,道路沿线就必须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或人工景观。道路交通组织便是这样的一种艺术。它沿着道路网将景观要素组织的巧妙而和谐。

2水利工程景观生态设计

2.1水体生态景观

水体景观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景观,不论在水库运行的发电、运输、输水、旅游等各个时期,只要水库蓄水,就会有水体景观的显现。水库里的大面积水体是一道风景线,而下游的溢洪道、渠道、涵洞等等所形成的不同水体形态更是独树一帜,让人们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壮观。水对人类来说,除了是生理上的必需品之外,还是情感上的依托,人天生就具有亲水性。水不仅可以从味觉,还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给人以美感,水带给人的感觉是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采用挡水坝拦截江河湖等形成水库,抬高水位,减缓水流流速,形成大面积的静止水体,这样便形成了水体景观中的静水景观。而水电工程中的涵洞、溢洪道在下泄流水时,形成高速运动的水体,成为动水景观。因此水体景观设计大致分为静水景观设计和动水景观设计。其中静水景观设计可利用倒影的效果、增加植物装点、养殖水生植物以及建设人工设施等;动水景观设计则可利用动水设计美丽景色、利用落水和喷水造就壮丽景观。

2.2水工建筑物景观

水工建筑物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对水工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物本身的功用、稳定性和经济型外,还应注意其建筑布局的美观性。在以往的水工建筑物设计中要求枢纽建筑物的布置相对紧凑,讲究对称和均衡布置。大坝景观设计范围包括拦水坝上及其所有附属设施,例如溢洪道、挡水坝段等,在进行大坝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坝型的合理选择及布置、突出建设的重点、把握整体建筑的和谐一致,讲究整体的美感。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临水而建,所处自然环境优美,在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物对周边环境和人居住环境的影响,在保证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持环境的可观赏性。注重建筑物的设计布局优化,保护好自然环境,切实因地制宜,就地建设一道水利工程风景线。在建筑物设计中应注中形态了色彩搭配,并在整体布局上进行优化转变,力求在不削弱设计功用的前提下,创造美好的建筑物景观。

2.3绿化景观

水利水电工程从刚开始的大江截流,到后来的围堰、挡水坝、导流洞、泄水孔、溢洪道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前处理和施工,都伴随着对原有自然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并同时产生垃圾。例如水利工程的料场、地基处理、边坡开挖、交通公路等等对原有地形和植被造成了大量的破坏,影响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对环境破坏力度的控制,并注意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环境绿化,这样既可以改善地质水文自然环境,保持水土,提高建坝的安全性,也可以改善工作人员的居住生活环境,使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在工程完工后,绿化景观更是整个枢纽景观的重要部分,为整体景观增添一份色彩。

3结束语

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载体是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景观在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物种流动、养分再分布、能量流动、景观变化、景观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特殊的规律。景观生态学特别强调空间异质性,层次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动态控制功能可以简单理解为模地是景观的动力源泉,控制了景观的发展方向,如树篱网由先锋种(如樱桃)及后来种(如栎树)混合构成,其种子被风吹落到附近的田野中,鸟和动物在吃果子的同时将种子带到景观的各个地域,因此树篱起了一个物种源的作用,把景观引向某种稳定状态或发生其它变化。

参考文献:

[1]孙新全.浅析水利工程景观规划[D]. 科技致富向导,2010

[2]徐枫.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2011

推荐访问: 水利工程 景观 构建 生态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