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昆虫学的研究

2022-04-10 09:31:44 | 浏览次数:

昆虫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着重于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全世界昆虫的种类,估计有100万种,约占动物种类五分之四。由于昆虫的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因而,自从18世纪奠定了动物学这一学科的一些重要基础以后,研究昆虫学的人一天天增多,陆续有新的发现和创造。

在人类与昆虫长期相处的发展过程中,昆虫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益处。如自古以来饲养的重要益虫——蚕、蜜蜂,它们的产品——蚕丝、蜜糖及蜜蜂的其它产品,直到今天,在工业上、医药上仍然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此外,通过蜜蜂及其它传粉昆虫传授花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经济价值比其产品价值还要大。事实上,有些植物,要靠昆虫传粉,才能多结籽实。如广东的砂仁,如果缺少昆虫传粉,产量就低。在广阔的农田果园中,我们看到许多昆虫忙碌地替农作物传授花粉,充当了保证农作物产量的无名英雄。

另一方面,有些昆虫携带人类的某些病原体,使有些人受到传染,发生严重的疾病。曾经导致许多人死亡的疟疾、黄热病、鼠疫等,过去,人们不知道这些疾病的传染途径,1898、1900、1902、1906、1908年陆续发现及证实是由一些昆虫所传播,这震动了卫生工作者及昆虫学工作者,人们也就意识到许多昆虫能够威胁人们的生命。的确,千种以上的昆虫,可以传播人类疾病或直接伤害人体。由于长期不了解昆虫传病的规律,每年千万人死于虫传疾病。除传播人类疾病以外,还有许多昆虫传播家畜的疾病,使畜牧业蒙受极大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次应用氯化烃杀虫剂(如滴滴涕、六六六之类)来毒杀害虫,由于这些杀虫剂残效长,曾经有效地防治世界上各地的卫生昆虫,显著地减少人类的虫传疾病。例如斯里兰卡的疟区自从施用这些杀虫剂毒杀疟蚊以后,在60年代,疟疾病例曾少到17宗,这充分说明了这些杀虫剂当时对杀蚊的巨大威力。除毒杀蚊类以外,氯化烃杀虫剂还杀灭了多种卫生昆虫,使虫传疾病的病例大为减少,还有效地防治了许多农业害虫。

连续多年施用氯化烃杀虫剂,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增用较大的剂量也治不了害虫,在过去虫传流行疾病基本上已经扑灭的地方,病例又陆续回升。如斯里兰卡的疟疾病例,曾一度低到17宗,但在60年代后2年,在1300万人口中,疟疾病例回升到400万病例。其它一些传染人类严重疾病的昆虫,也没有扑灭。如非洲的昏睡病,是由螫蛰蝇传播的,一直没有彻底扑灭,目前在热带非洲仍有7种能传播昏睡病的螫螫蝇分布于450万平方英里的地面,形成昏睡病的流行。由吸血獵蝽传播的查格斯氏病,可损坏拉丁美洲热带地区3500万人的心脏,但对这一疾病和传病的吸血猎蝽,未能进行足够的防治。这些事例,说明了人类长期与虫传疾病作斗争,到了科学昌盛的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获得全面的胜利。

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及工业原料,人们不断扩大单一的农业作物的耕种面积。这一措施使多种农业害虫集中危害一种农作物,结果是经常造成严重的损失。200多年以来,科学及工程技术陆续渗入农业,改变了继承铁器时代而没有多大改进的农业措施。种植面积更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提高。接踵而来的害虫危害更为突出,往往造成农作物的严重损失,甚至全部失收,人们同农业害虫的斗争,也更加艰巨。

不少昆虫种类,适应于人类家室的环境,成为家宣害虫,不仅给人们带来不少烦扰,有些还可传播疾病。如蟑螂、蚂蚁、皮蠹,不仅取食食物,且造成骚扰;农蛾.毛皮蠹蛀食毛织品及皮革;窃蠹、粉蠹蛀食家室木器傢具;白蚁危害家室各种设备、木器及衣物,甚至使房屋倒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要求日渐增加,昆虫学的研究又不断揭发各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人们从而意识判昆虫在生产实践上的重要性。本世纪工、农业和卫生事业的不断前进,推动了昆虫学的全面发展,不单逐渐形成了经济昆虫学,而且为了解决一些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理论性问题和昆虫学本身的理论性问题,除经济昆虫学外,在基础学科方面,陆续形成了昆虫生态学、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理学、昆虫毒理学、昆虫病理学等,在应用学科方面,形成了卫生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森林昆虫学等。最近几年有些国家还建立了城市昆虫学。早已形成的养蚕学和养蜂学,也是昆虫学的分支学科。

从昆虫学发展的背景,可以看出这门科学对经济建设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昆虫足以使农业、工业、卫生、环境受到重大的损害,同时又是人类巨大的财富资源之一。许多先进国家的大学普遍建立了昆虫系,培养昆虫专门人才,在许多行业里都聘用昆虫专家,解决备行业出现的有关昆虫问题。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不断建立新的昆虫学分支学科,适应社会的需要。例如最近在美国一些大学的昆虫系建立城市昆虫学,这门学科的内容主要是研究解决城市家室害虫以及城市房屋周围的观赏树木害虫、草坪害虫。昆虫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服务于该国有关公共机构,也可根据其社会制度自行开业,为城市居民解决上述害虫问题。

由于昆虫在国民经济建设上起着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以来,昆虫学家从开展对害虫斗争及益虫利用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促进了昆虫学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发明和创造,使昆虫学科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继续出现新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同害虫斗争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从天然产品加工的杀虫剂。如砷化合物、氟化合物、氰化合物、除虫菊、毒鱼藤等来毒杀害虫;也有些地方利用昆虫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寄生蝇、瓢虫等)来控制害虫的发生;也有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应用农业技术、造林技术及环境卫生措施与严格防治害虫输入等办法来防治各有关害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陆续出现了各种合成的有机杀虫剂,如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磷杀虫剂(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等)、氨基甲酸脂(如西维因、巴沙等)。这些杀虫剂较诸以前所用的杀虫剂,杀虫效率高得多,而且品种繁多,对于毒杀害虫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防治害虫的杀虫剂的应用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这类杀虫剂连续施用若千年之后,一方面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以致用量越用越大,而且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偶一放松使用,害虫就往往严重发生,还可以影响到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因此,用得不当,就达不到治虫目的。而且,有些残效期长的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有些剧毒的杀虫剂,往往造成禽畜甚至人的伤亡。人们吸取了这些教训,一方面提倡台理用药,一方面积极寻求更理想的防治害虫方法。

近20多年,通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昆虫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时代,建立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害虫防治方法,又有新的发现,如利用射线不育、化学不育方法,使害虫绝灭后代;利用激素方法,阻碍及扰乱害虫的发育,或引诱害虫集中杀灭,或扰乱害虫的配偶飞行;还大量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一定的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据以提出新的防治。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口

近20年来,一部份昆虫学家认为害虫滋生处是一种复合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害虫与各种生物(包括被害作物)长期相处,形成了一个比较相对稳定的生境。要比较彻底防治一个生境内的害虫,应该协调地施用各种有效措施,而达到有利于该生境内的各种有益生物,而不利千害虫的繁衍并能直接杀灭害虫。昆虫学家称这种防治害虫方法为综合防治,其后,又进一步发展称为害虫管理,并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害虫发生,监控防治工作。耍探索害虫综合防治或者害虫管理这项科学技术,必须从害虫所处的生境进行系统分析,才能达到长期的、稳定的控制害虫目的。

80年代的害虫防治措施,相信还是沿着上述的方法去发展,使之更臻完善。

在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将会出现不少有关昆虫问题。因此,将给昆虫学的理论和实践提出新的课题。我们要立足于本国具体情况,结合外国先进科学理论和经验,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解决在我国不断出现的昆虫问题。

(题图:徐庆慧)

推荐访问: 研究 昆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