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精神成为端午节的节魂

2022-04-08 10:29:56 | 浏览次数:

中华传统节日的规律是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对节候风俗人们总要做人文的解说。中国各地区的“解说”又往往与纪念本地域的先贤挂上钩,形成民间传说。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践……总是传扬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的故事,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其精神已成为端午节的节魂。

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我们记住了一个诗人屈原,可成为诗人也许并不是屈原的期待。我们从史册中看到的是一个胸怀壮志,意欲治国平天下的三闾大夫。可现实给他的指示无情的幻灭,是汨罗江畔无依的漂泊。回想起来,一首首华丽的楚辞,内中却是多少辛酸与无奈。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777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

公元278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62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悲愤的屈原应该不知道,在汨罗的涛声中,他的那颗赤胆忠心已伴着端午这个特殊的日子给了无数人心灵的洗礼。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还原一个被误读的屈原

不过,围绕屈原也存在颇多争议,有人认为他对君王是愚忠,有人认为他投江是不够坚强、不尊重生命,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层层误读的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屈原。

围绕着屈原,一个最大的争议就是“屈原为什么要自杀,他的死是否值得?”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楊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沉身哉?”青年作家张一一也表示屈原“抗击打能力太差、内心过于脆弱,心智不够健全,存在性格上的明显缺陷”。

对此,武汉大学教授李敬一认为,屈原是一个坚强的追求真理的斗士,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屈、景、昭”是当时楚国的三大贵族姓氏,所以,屈原是个既得利益者,他在23岁就当上了左徒,职位仅次于令尹即后世的宰相。但屈原并不安于既得利益,不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而是毕生坚持改革的理想,追求美政,希望通过实行法治、举贤授能来振兴楚国,屈原在《离骚》中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一生两次被流放,第二次长达18年,即便如此屈原都从未动摇或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李敬一认为最后屈原怀石投江是“一种悲愤、一种抗议”,他的政治理想彻底破灭,而他高洁的心灵又与混浊的世俗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就是屈原的心灵独白,宁可投入大江葬身鱼腹,也不去蒙受世俗的玷污。

后人对屈原的另一大争议,就是他不是生活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生逢大分裂的战国时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为什么非要在楚王这样“一棵树上吊死”,何不另投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呢?

李敬一则表示,在那个人才大流动的时代,深受命运煎熬之苦的屈原也曾有过离开楚国的想法,但是“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太阳东升照着故乡,想到要离别仆从悲伤马也怀念,都不能前行了,终其一生,屈原都没有离开过楚国,他对自己的故土、国家爱得深沉,而在那个时代,人们把对祖国的忠诚变为对国君的忠诚。

屈原一直是以诗人的真诚和浪漫来从政的,而不是像张仪、苏秦这样纯粹地做个政客,他的理想和终极关怀都深深地扎根于他所热爱的那片土地,特别是国家陷入灾难之中时,诗人的真诚不容他逃避。

还有一大争议是,屈原的楚辞有着奇特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华美的词章,展现了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人认为屈原有着很多段浪漫而刻骨铭心的爱情,因为他写了很多“情诗”,香草美人是他很多诗歌的主题。张一一则认为屈原有“同性恋的倾向”。

对此,李敬一则解释说,屈原的诗只是用了文学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是政治抒情诗。

鞭策时代的精神力量

尽管一些人对屈原有一定的误读,但这不影响他的精神作为端午节的节魂,让我们永远传承和纪念。

屈原的一生是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理想是国家强盛、人民安定,这样的理想是伟大而无私的理想,这样的理想决定了他具有让我们仰望和学习的高度。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纪念绵延无尽。谁能在心里装得下天下人,天下人才会永远地纪念他。这样的关于理想和博爱的心怀,就值得并必须让我们永久地纪念。

屈原的一生跌宕起伏,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用肉身来殉国,身躯消失的时候,求索以悲剧的方式终结,但在那样的时刻,他为了理想而上下求索的精神却得到了永生!这种“求索”的精神,让我们永远地传承和纪念。

屈原精神已然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吃粽子也被赋予营救和纪念屈原的意义。屈原是诗人,端午节又成为“诗人节”,屈原就是诗魂。我们发扬屈原的人格节操和家国情怀,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不是既合传统又合时宜吗?

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也是老百姓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端午节民俗最重要的是爱国的启示,屈原忧国忧民、以身殉国,人们无比崇敬,通过赛龙舟等多种形式寄托哀思,也是在振奋爱国精神。纵观历史,历史上能够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先祖们之所以选择屈原作为端午节的精神坐标,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含了正直清明、爱国磊落。在历史的演變中,这种精神不断升华,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集体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中国人最坚定的意志和一种无法打破的文化传统。

屈原,从一个纯地方性人物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世界性人物,从一个时代人物走向历史人物,从一个怀才不遇的怨鬼到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英雄,从一个文学家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随着端午节的龙舟起伏,随着包粽煮粽的百姓烟火,昂起了高贵的头颅,也永远向人民弯下了腰。

在慢慢岁月长河中,人们最终选择了屈原作为精神图腾和文化标识,使古老的端午节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民俗与民魂的高度统一,官方认同和民间认同的高度统一。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人的精神凝聚力是一切的主导,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一个时代的前行动力和发展源泉!纪念的形式可以各种各样,纪念的主旨和核心却一定要以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准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精神动力,不能安于现状。所以,端午时节,我们要用屈原的精神力量鼓舞自己,我们更要用屈原的精神力量鞭策时代!

推荐访问: 屈原 端午节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