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22例分析

2022-04-05 10:30:47 |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7月~2011年12月本院误诊的2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治愈14例,好转5例,死亡3例。 结论 小儿临床医师应当正确认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早期临床表现,对可疑病例进行动态观察与多方面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小儿;误诊;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146-02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olous meningitis,TBM)是小儿肺外结核病中最严重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1]。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患儿个体差异的原因,临床上表现为不典型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例呈增多趋势[2],致使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发生误诊,从而对小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现将2007年7月~2011年12月本院误诊的2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98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3]中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早期误诊患儿22例,误诊率为22.4%。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男13例,女9例;年龄8个月~8岁,其中,<1岁3例,1~3岁14例,>3岁5例;急性起病6例,慢性起病16例;城镇10例,农村12例,其中外来人口6例;卡介苗接种8例,未接种10例,接种史不详4例;有明显结核病接触史13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22例误诊患儿均有发热,头痛16例,呕吐12例,抽搐9例,咳嗽10例,嗜睡11例,腹泻12例,消瘦14例,盗汗17例,纳差11例,食欲不振16例,昏迷1例,肢体活动障碍5例,意识障碍13例,脑膜刺激征11例,肝脾肿大12例。

1.3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本组22例误诊患儿脑脊液检查均有异常,其中3例首次检查均示正常,于第2次检查才发现异常。(2)X线胸片: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X线胸片检查示肺部感染10例,胸膜炎3例,原发综合征3例,粟粒性肺TB 1例,未见异常5例。(3)头颅CT或MRI检查:本组22例误诊患儿均接受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明显脑实质改变11例,脑积水8例,脑炎6例,脑炎性肉芽肿和粟粒状结核灶者各1例,未见异常4例。(4)PPD及结核菌素试验:本组22例患儿均行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45.5%;本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14例,阳性率为63.6%。(5)其他检查: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17例,C-反应蛋白增高者13例,15例有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

1.4 治疗方法

本组患儿经确诊后均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及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严重者给予CSF置换+鞘膜内给药,以确保抗结核药在CSF中的浓度。

2 结果

本组22例误诊患儿中,误诊为病毒性脑炎6例,误诊为化脓性脑炎3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合并高热抽搐4例,误诊为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4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炎4例,胃肠功能障碍并重度营养不良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14例,好转5例,死亡3例。

3 讨论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多发于1~5岁小儿[4],是一种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疾病,而早期发现、确诊及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但是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症状的不典型而极易导致误诊,在本研究中,其误诊率为22.4%。因此,为提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笔者将误诊原因整理如下:(1)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不够,警惕性不高,这是本研究中误诊的基本原因: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组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多样性,有时表现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多有高热、惊厥及呼吸道症状,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且伴有心衰、循环衰竭等,故而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病毒性脑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并高热抽搐等。故而强化儿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2)过于相信卡介苗对结核病的保护性:尽管卡介苗接种能够对小儿结核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的预防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卡介苗接种质量仍不理想,有文献表明,在我国如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卡介苗保护率也只在80.8%~93.1%[5],故而不可片面地认为进行了卡介苗接种就可排除结核性脑膜炎。(3)对流行病学资料的采集不重视:有资料表明,在小儿结核病中,有结核接触史者高达63%[3],故而对于不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应当持以认真的态度,详细、反复地询问其有无结核接触史及结核病史,对可疑家属应当积极动员其做相关检查,为临床诊断找出佐证[6]。(4)对患儿的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动态观察不够重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是依赖病史、临床和影像等特点[7],故而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难度较大,因为在对其进行诊断时不但要综合分析CSF、PPD实验及头颅CT或MRI的检查结果(切记不可以一次阴性结果而否定了结核性脑膜炎),而且还需要进行动态追踪检查。(5)激素应用不适当而致症状不典型亦是引起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小儿临床医师应当正确认识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早期临床表现,对可疑病例进行动态观察与多方面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降低误诊率。

[参考文献]

[1] 戴津.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问题[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7,10(4):319.

[2] 练凤莉,陈智慧,姚家会.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7):4774.

[3]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91-992.

[4] 胡尔林.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6):1014-1015.

[5] 邱薇,潘雪葵,冯宝玲. 571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与卡介苗接种分析[J]. 广东医学,2002,23:173-174.

[6] 王光跃.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误诊分析及早期诊断探讨[J].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5):365-366.

[7] 张艳红.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24例误诊分析[J]. 中国健康月刊,2011, 30(7):217.

(收稿日期:2012-11-27 本文编辑:袁 成)

推荐访问: 脑膜炎 误诊 小儿 分析 结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