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教师养成“新”习惯的两点思考

2022-04-02 08:25:31 | 浏览次数:

[摘 要]创新是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既有化学知识储备还不够,还要有研习创新实践等新理念和新探求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要帮助学生搞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二要推行创新学习态度,三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这些都是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

一、转换思维,活跃思想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执教化学的高中教师,面对新课标,一定会有许多的新困难、新困惑、新疑点。而事实上,困难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方法就好找。打开思维的闸门,让思想活水,汩汩而出。所以,从转换思维的高度,实现活跃思想的深度。在思维层面,要养成的“新”习惯有三种。

新理念。新的化学课堂教学,不是对现成的知识进行复述,需要教师的新理念,对知识谨慎梳理,细致分析,透彻理解,把知识点讲清,讲明,讲深。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还是一种希望。高中化学课,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死守成规。过去的习惯大可不用,甚至大可无用。在接受新知识越来越快的学生们心中,一个好的化学教师,一定是既有丰富知识储备,又有新鲜理念和新颖的信念的人。

新思维。新思维是一种对教师现成的思维习惯的挑战和帮衬。过去,要求学生背化学元素、化学公式、化学原理;如今,用新思维适当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既要记牢知识点,又要活记活学,这是一种小进步,实际也是一幅大蓝图。教师的新思维,一旦成了习惯,学生学习也会“新”心相映。新思维,不仅体现在课前备课中和课堂教学上,还要凸显在课后的作业补充上和测试的引导上。

新目标。化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完成一道化学题,还要告诉学生多角度多视野多形式地去完成一道题。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的科学引导、支持和信任。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可以让学生分步骤,分层次,分难易。

二、提倡动脑,鼓励动手

学生进入高中,再次接触化学,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过程。不要把学生的初衷看成是梦幻,也不要将学生的希望当成是泡影。教师需要冷静,要从化学是重要的学科这样的角度和高度去面对化学教学。

新教材。学会书本知识,这是首要的基础工程,但是,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是一个桥面问题。另一个就是桥墩问题,教师要敢于蓄势,借势,造势。化学教师要善于编辑一些适合目前教学的校本教材,尤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让新知识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家庭。笔者以为新教材的使用,不是单靠课堂就可以万事大吉的,还需要课外的实践活动配合。

新实验。做新实验,这应该成为化学教师的新习惯。一个热爱化学教学的教师,一定是个热爱课改、热衷实验的化学“诗人”。要敢于借生活的一草一木、一坛一罐、一蹲一站,化日子为乐子,为教学服务。学生喜欢的化学课,是既有知识又有技巧的。

新实践。实验的进行多数在实验室,而相对的实践,就要带领学生们走出学校,走进社区,甚至走近村庄和工厂,做一些有效的小调查、小观测、小实验、小探索、小论文等,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把知识提升到“智慧”。这既可以锻炼学生身心,又可以培养创新能力。我们提出化学是一门需要时间实践的课,应该不会有人反对。但是,一旦付诸行动,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敢于承担学术责任,承担指导义务,承担创新风险,做好化学教师。多实践是一种态度要求,也是一种能力要求,还是一种成功希望。实践,是将化学课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生产上。比如,眼下提倡低碳环保,我们就可以进社区,访居民;走村庄,访农户;进企业,访工人。还可以与附近的河流和水源进行一次亲密接触,通过水质检测实验,了解当地的水质存在的问题,写出化学调研报告,交给当地政府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实践出真知,行动出成果。只要教师带头养成这样的新习惯,推广化学创新教学之路就不会太遥远。

责任编辑 一 觉

推荐访问: 养成 两点 习惯 思考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