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工程类应用题题教学方法研究

2022-03-31 08:51:07 | 浏览次数:

摘 要:小学数学是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构建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必要途径之一,工程类问题作为数学教学基础代表性问题,一直都是小学生学习难点。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工程类问题几点可行性教学方法,希望以下内容的论述可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工程类问题;教学方法

引言:在教材中,应用题并不是独立的题型,但是并不代表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重要。就人教版新教材而言,应用题是其中重要题型之一,应用题能够将小学数学中各知识点有效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应用题的重视,要在完全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从数学角度而言,所谓的工程问题其实就会应用量率对应关系解释工作量以及工作效率。这类问题有一个较为基础的数学等量关系与模型,即“工程量=效率x时间”。实际教学中,因为很多小学生数学思维尚未健全,对于工程的认识也不是十分清晰,所以很多教师对于工程类问题的教学情况并不良好。因此,对小学数学工程类问题教学方法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质量以及整体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而言,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展以及思维拓展,这对于小学数学开展素质教育十分不利。

(一)教师授课随意

很多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讲解过于随意,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虽然近几年,我国小学教材内容逐渐丰富,更加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但是总体而言,教材内容并非全面完善,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并非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归类与总结,细化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变成一个体系,这样教學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很多工程问题教材中并没有直接指出,并且单独设立一个系统性单元,大多都是在一个单元当中涉及到工程类问题,而教师对于工程类问题教学与其他知识相同,都是应用普通化知识讲解方法进行教导,然后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学生不会就加大练习量,最终取得的教学效率并不高。

(二)传统教学影响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将数学课堂当做是自己的一言堂,学生整个课程中需要做的就是聆听教师教诲,让教师将数学知识灌输到脑海当中。此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死板”的,这也是导致最终学生在解决工程类应用题吃亏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并不注重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唯一互动环节以及方式就是教师的提问,即使在互动环节,教师仍然没有将教学主体归还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十分不利。并且随着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尚未学习到自主学习、思考方法,所有问题都需要等教师进行讲解,势必会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数学工程类问题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工程类问题是小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使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练习,很多学生仍然无法独立解决工程类应用题,一些应用题变化说法之后,很多同学便无从下手。本文以下内容,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工程类问题教学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对比教学下的单位“1”理解

单位“1”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个知识点,也是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很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如下讲解方法“我们将xxx看做是单位1……”等,其实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单位“1”的真正含义,这也是在测试中学生不会自己应用单位“1”的基本原因。

例题:①现有一段长360米的道路,甲施工团队单独作业需要12天建造完成,乙施工团队单独作业需要18天建造完成。问两队合作施工时间。②现有一段长180米的道路,甲施工团队单独作业需要12天建造完成,乙施工团队单独作业需要18天建造完成。问两队合作施工时间。③现有一条道路。甲施工团队单独作业需要12天建造完成,乙施工团队单独作业需要18天建造完成。问两队合作施工时间。

解答:上述问题为小学数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工程问题,①②问题是教学中的基础问题,在教学完工程量以及工程效率相关知识之后,学生可以轻松得出结果,两个问题的最终时间都是“36/5”天。之后教师针对此种条件不同,结果一样的问题提出如下问题:为何两个问题中道路长度不同,但是最终建造时间却相同,难道合作施工时间与道路整体长度并没有关系吗?。此时学生会陷入困惑当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并没有给出工程长度,因此可以将工程看做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将甲乙两个工程队施工效率分别表示为“1/12”、“1/18”,两队工程施工时的效率为“1/12+1/18”,合作施工天数则为1÷(1/12+1/18),这样学生对单位一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二)数形结合的具体化教学

对知识体系的系统了解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不同应用题之间的比较有利于学生认真读题,而具有扎实的基础可帮助学生将复杂问题比较容易地转化成简单问题,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材中的应用题减少了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呈现也不再像旧教材那样醒目,教师对于基本的数量关系要不要教感到困惑,出现刻意回避数量关系或者仍像旧教材教学那样只对数量关系进行抽象表达这两种极端现象。数形结合教学方法额可以将一个抽象化问题改变为具体化问题,这样学生理解更加容易。因此,可以让教师在交到工程类问题时进行线段图绘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例如:从A地到B地,甲需要4小时,乙需要6小时,如果甲乙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多久两人刚好相遇?

解答:教师画出线段图,分别画出甲乙每小时走的路程,即甲乙的工作效率,将A、B两地的距离看成是一个整体单位“1”。那么学生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很快就能算出正确答案。

结论:综上所述,工程类问题与其他数学问题相同,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以及逻辑性,即是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素养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工程类问题解题思路,才能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类问题。虽然很多教师认为工程类问题无从下手,但是只要立足于学生认知特点,进行合理化教学设计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仲金花.注重探究过程,突显方法引领——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J/OL].学周刊,2019(33):94[2019-11-02].

[2]陈奥运,刘来兵.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演变与特征分析[J/OL].中小学教师培训:1-11[2019-11-02].

[3]兴义市白碗窑镇大水井小学 陈国军. 浅议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N].黔西南日报,2019-10-18(007).

[4]樊海燕.分析学业水平测试数据 改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对连云港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数据的分析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9(30):21-23.

推荐访问: 应用题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 工程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