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甘蔗生产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2-03-28 09:50:49 | 浏览次数:

[摘 要] 居于陇川县甘蔗生产现状,全面的分析影响陇川县甘蔗生产发展的因素,提出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甘蔗 问题 发展 对策 陇川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033-02

一、陇川县甘蔗陇生产发展的现状

陇川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蔗糖产业基地,蔗糖产业是陇川县农业发展最成功的产业,是陇川县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是13万蔗农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自1958年陇川糖厂筹建以来,陇川县蔗糖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到2013年陇川县种植甘蔗339519亩,其中水田198751亩,旱地1407687亩,平均单产5.6t,总产1888803t,种植蔗区10个,5个坝区5个山区,62个村委会,607个村民小组,蔗区共有人口119584人,坝区人均收入3677元,山区人均收入3497人。从技术推广来看,地膜覆盖264070,亩,其中新植蔗164940亩,宿根蔗99130亩。间套种面积及其收益,间套种面积11900亩,其中豆类作物10087亩,蔬菜作物11亩,薯类作物514亩,绿肥作物1288亩,亩平均间套种收入150元,亩最高收入1530元。甘蔗配方施肥338728亩,其中混合肥330796亩,蔗叶还田7932亩。甘蔗机械化应用情况:机犁机耙机开沟230655亩,机械种植270亩,机械化中耕管理245472亩。田间施肥管理:苗肥7100亩,拔节肥18854亩,壮尾肥6000亩。2013年蔗区道路建设资金投入120.24万元。有2座机制糖厂,其中有云南省最大的景罕糖厂,日处理原料蔗12000t。有年产2万t活性干酵母厂。蔗糖产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边境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在境外种植的面积就有27310亩。与国内先进蔗区相比,陇川县甘蔗产业还存在单产低,管理水平不到位,主栽品种少、种植年限长,种植以冬春种为主,以秋植蔗为辅,综合效益不高。

二、影响甘蔗生产发展的因素

1.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蔗区布局不尽合理

一直以来,陇川县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蔗糖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调整优化,使甘蔗产业形成一定的区域布局和规模化的产业。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作物结构复杂,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范围内,不仅要保证甘蔗生产,烟叶生产,发展粮食,还要引进新的产业。各种产业发展要做到面面俱到很困难,农民也有自己的想法,什么作物经济效益高就什么作物,最后的结果只能顾此失彼,最终出现了甘蔗面积下降的局面。

2.农村劳动力外流

由于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向本地其它行业转移,农村从事甘蔗生产大多都是老人,40岁以上的妇女和缅甸打工者。连年来农用物资和工价的大幅上涨,由于连续种植病虫害发生频繁,农药用量增大,大大增加了用药成本,更凸显了甘蔗生产成本高的特点。甘蔗原料价几年来都没有上调价格。甘蔗产业生长周期长,致使甘蔗生产的收益与其它产业和行业比较优势不大,特别是与外出打工相比,收入悬殊尤为明显。农民外出打工的优厚待遇极大的吸引了农村青壮年劳力,他们被眼前的利用所驱使,每年外出务工,出了吃住外还可以带回家2-3万元。他们对甘蔗生产收入看不上,所以对甘蔗生产影响较大。当然,劳务输出也是政府大力提倡的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可是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家庭劳动力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甘蔗种植与管理。

3.投入在水利建设和蔗区道路建设的资金较少

从2013年的报表看出,陇川县的年平均单产仅5.6t,低于这个平均数还有好多个村委会,这说明陇川县的低产蔗园面积还很大。蔗田(地)水利化程度低,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田蔗涝害、旱地蔗工程性缺水严重,生产条件差,生产成本高单产低,生产效益低是低产蔗园突出的特点。低产蔗园的大面积存在,制约了陇川县甘蔗单产及生产效益的提升,不能适应现代化打造产业的发展需要。

4.种植管理粗放

陇川县共有抓甘蔗技术人员138人,其中糖厂农务员116人,县甘蔗技术站13人,乡镇专职参与管理甘蔗人员9人。面对33万余亩甘蔗种植,而且分散在607个种蔗村小组,13万蔗农。要把每户都教到精耕细作,按照科学的种植水平来种植,真是难上加难。

5.甘蔗主栽品种更新缓慢,单个甘蔗种植品种占比例过高

从2013年的统计数字得出:早熟品种上千亩的有3个品种,粤糖93/159种植面积176611亩、新台糖16号种植面积4723亩、新台糖16号种植面积17449亩。中熟品种6个:新台糖10号种植面积1587亩、新台糖22号种植面积8503亩、新台糖25号种植面积13888亩、德蔗03/83种植面积60071亩、盈育91/59种植面积14357亩。晚熟品种有2个:粤糖86/368种植面积19332亩、闽糖90/1022种植面积9835亩。从种植来看上万亩的有6个品种,但是6个品种中粤糖93/159的种植面积种植总面积的50%,粤糖93/159已经在陇川县种植了12年,甘蔗主栽品种更新缓慢,单个甘蔗种植品种占比例过高,存在种性退化、病虫规模暴发等系列风险问题。

6.砍收工作管理不规范

每次到乡下进行培训或者动员,蔗农跟我们反映的第一句话“甘蔗我们不怕种,怕的就是砍收时去拿收获计划指标的小票,农务员要求我们种早熟品种我们就种早熟品种,还不是到榨季收尾时才得砍,水田蔗砍晚了二根就败蔸了。”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同一块地种着同一样的品种,都是粤糖93/159属于早熟品种,开榨时给蔗农砍一车,榨中砍一车,榨尾砍一车。就三车甘蔗你让蔗农怎样管理?有一些品种还不到砍收也提前砍收,人情票太多,极大的影响了蔗农的种植积极性。

7.产业比较效益低

近3年来甘蔗的收购价格没有改变,其它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上涨,而且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都实行惠农政策。在陇川县与甘蔗种植争地最明显的就是烟草生产马铃薯种植,甘蔗亩平均纯收入1400元,烟草亩平均纯收入2300元,马铃薯平均纯收入1800元。从种植烟草生产6年来,烟叶的价格每年都有一个提升,相比之下种植甘蔗收入偏低,比较效益不高,农民实惠少,群众发展甘蔗生产的积极性降低。

三、甘蔗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合理布局

不论水田或旱地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达到一定的年限,要想从管理技术来提高产量很难,只有采取合理轮作方式,采取以村小组为单位,把村小组的水田划成三片,两片用来种植甘蔗,一片用来种植水稻,三年轮作一次,这样既能保证甘蔗的种植面积、产量和管理,又能保证粮食的供给。种植水稻水田可以用来种植烟叶,产业之间的争地矛盾减少,各种产业都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一定要搞好蔗区发展规划,协调好甘蔗与其它作物的争地矛盾,蔗区的规划一定要以糖厂发展相适应。

2.提高机械化耕作

机犁机耙机开沟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小型机械培土和盖土试验成功后,从2011年80%培土都用小型旋耕机,20%用人工培土时小型旋耕机不能作业的地方。从2012年60%新植蔗盖土都用小型旋耕机。2012年、2013年、2014年不断的引进甘蔗种植机和收获机,种植机由于它的设计是下种、施肥、覆土、盖膜一次性完成。陇川县的气候特点决定陇川县的甘蔗种植特殊性,陇川县的甘蔗种植施不灌水出苗率很低,种植机种植的甘蔗覆土比人工种植覆土要厚,灌水后土壤板结,甘蔗苗很难出土,要达面积使用还需不断的改进。收获机使用情况:一是收获的速度受田快大小和面积多少限制,因为陇川县是蔗农独自经营自己的土地,你收他不收,如果能把土地交给甘蔗合作社来种植,发展甘蔗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产业大户,扩大经营规模,从单家独户向有资金、有能力的专业大户集中,是保证甘蔗产业化有力保障,机械收获将是另外一种场面。二是机械收获产量和人工实际收获的产量有一定的差别,甘蔗收获机收的浪费有点大,而且收获是要用网袋装用吊车吊,比人工收获复杂,机械收获费用和人工收获费用没有太大的差别。三是机械收获宿根出苗比人工收获宿根出苗少。从上述情况看出机械收获机还没有体现出自己优势,蔗农还没有接受大面积推广。从劳动力的节约来看,今后甘蔗的发展必须走机械化的道路。在不久后种植机和收获机也能像小型旋耕机一样用在甘蔗生产上。推广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上涨负面因素的必要手段,是甘蔗生产产业出去发展的根本出路。

3.改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

加大蔗区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增加蔗区道路的资金,每年只要监督把从蔗农每吨扣2元的蔗区道路建设费全部用来进行蔗区道路修建,在加上国家投放的各种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如果能按种要求做整个蔗区的道路将会是很好的。

4.加强中耕管理

我自己实际种植过,按照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几年来自己总结经验。种植主要技术:整地要求两犁两耙,犁耙深度要达40cm,土壤要求松而不散,软而不硬,细而不粉,这样的土壤有利于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施肥效果好,能持续、均匀地供给甘蔗所需的养分。种植时间水田蔗2月底种完,旱地蔗4月底种完,品种选择高糖高产品种,甘蔗种用量保证10m有125芽以上。按照常规盖膜,封草,大培土,大培土中注意化肥的用量,平均每亩用肥:钙镁磷50kg,甘蔗专用复合肥40kg,尿素30kg,再封草一次,一般的蔗农到此就结束这一季的管理。但我们是大培土后每星期去田地看一次有没有病虫害,如果有及时治疗。大培土后隔50d追攻茎肥,再隔50d追壮尾肥。收获是快锄低砍后及时管理,这季的管理才算结束 。像这样的管理得出的结果是:我种植的水田蔗20亩,三年平均单产8.16t。旱地89亩,三年平均单产6.689t。比陇川县5.6t的单产高出许多。如果陇川县蔗农都这样管理,陇川县每年要增加多少万t甘蔗。但是我们每下去培训一次没有几个蔗农听的进去,他们总认为我们种了几十年的甘蔗种植还需要你们几个小毛贼来教,抱有这样的思想态度怎么会听的进去呢?这样你去做再多的培训单产也不能改变多大。今后在工作中加强甘蔗技术服务,完善甘蔗技术推广体系,稳定科技队伍,加强技术装备。把甘蔗种植管理技术推上一个新台阶。

5.通过提纯复壮来延长主栽品种粤糖93/159的贡献率

2011年1月,陇川县糖办将33.5t甘蔗种93/159运到瑞丽省甘蔗育种站进行温水脱毒,经过脱毒后的种子放在弄贯、弄烘、拉相、翁朽、景哏,设计面积30.5亩,从肉眼看处理过的比每处理过的長势要好,从测产数据来看处理过平均单产8.16t比每处理过7.89t高出0.27t。2011年12月14日采集样本进行化验,结果比没有脱毒的样本中毒素少的多。从此得出运用温水脱毒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开展现有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扩大推广种植脱毒健康种苗,逐步改变单个品种面积过大和种性退化的现状,提高良种对甘蔗生产的贡献率。对主栽品种粤糖93/159进行提纯复壮,温水处理蔗种,加大推广种植脱毒健康种苗的力度。

6.强化砍运管理

建立一套统一的砍收机制,用电脑来控制甘蔗的成熟度,什么品种什么时候种植,生育期有多长,来确定砍收的时间。这样既可以把农务员从烦所的发票中抽出来指导工作种植,又能把种植面积种植时间做到准确无误。砍收时电脑按照你设计的程序自动弹出来可以砍收的蔗农,按照这样来砍收蔗农也没用那么大的成见,还有利于甘蔗的连片管理,提高宿根蔗生长。合理制定开榨时间,是遵循甘蔗生长的规律,保障蔗农的利益,化解长期在看运榨问题上纠结的观念。

7.加强补助政策稳定蔗农收入平

在原来对蔗农扶持政策加大力度。一实行甘蔗收购价格与食糖销售价格挂钩联动,甘蔗二次结算的甘蔗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要看市场行情,糖价好蔗农收入就好,糖价低迷蔗农只能拿到规定的蔗款,应该每年有一小的上调空间。二实行新植蔗667m2补助BB肥40kg,机耕费90元,地膜2.5kg的扶持政策 。三实行水田宿根蔗深松蔸667m2补助BB肥40kg,地膜2.5kg的扶持政策。建议不要只限于水田,旱地应当给以补助,宿根蔗深松蔸是提高单产必不可缺少的管理之一。加强宿根蔗铲蔸管理,来提高宿根蔗产量。四实行向困难蔗农发放种植贷款(667m2不超过500元,利息蔗农承担)的扶持政策。五对规划种植甘蔗的蔗区,需要修路、架桥的视投入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助。应当实行只要大面积连续种植6年,路、桥由制糖企业修给。这样种植甘蔗区道路、桥修好不用蔗农出一分钱,大大提高了蔗农种植的积极性。六陇川县蔗区全面实行甘蔗种植政策性保险。甘蔗保险实际是一项惠农政策,但从今年的霜冻来看,蔗农没有看到甘蔗保险带来的利益,反而加重了蔗农的负担。七在没有受灾的年份,对甘蔗主要病虫害防治农用款补助50%的扶持政策。没有受灾的年份用保险返还来补助,在有灾害的年份糖厂也应该自己拿出钱补给蔗农,让这项政策每年都有。加强田间管理,对蔗园的病虫、草、鼠进行综合防治,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八实行对大面积水田种植的蔗区挖排涝沟的扶持政策。应该有一个规定,在多大面积范围内,有些村小组种植面积本来就少。只要加强扶持政策来稳定蔗农的收入,与其它产业相比基本持平,才能保证甘蔗种植面积。

8.保证蔗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使其长盛不衰

一要加强对甘蔗良种生产推广的科技投入,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组织科技攻关,拿出措施方法,服务于大田生产运用;二是加强甘蔗技术服务,完善甘蔗技术推广体系,稳定科技队伍,加强技术装备,提高技术水平;三是加速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四要巩固已取得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强化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的推广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完善责任制,确保新技术应用畅通无阻;五要扩大田间套种面积,搞好用地养地相结合,推广大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六要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对蔗园的病虫、草、鼠进行综合防治,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推荐访问: 陇川县 甘蔗 存在问题 对策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