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强化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

2022-03-26 10:05:15 | 浏览次数: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面临诸多挑战,制度支持网络较为薄弱,家庭支持网络趋于断裂,邻里支持网络逐步疏离。对此,可以尝试从理论上探寻社会工作方法介入五保老人服务,构建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具体构想为:利用个案工作发掘五保老人潜能,构建心理支持网络,利用小组工作构建五保老人“内核-中层-外围”三层邻里互助网络,利用社区工作推动社区互助力量构建五保老人支持网络。

〔关键词〕 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工作,主要问题,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4-0086-05

一、引言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地区唯一一项具有相对连续性的社会救助项目。它对于保障鳏寡孤独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历经了30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更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逐步实现了由农民分散供养到乡村统筹供养、从农民承担责任到政府承担责任的跨越式发展,其供养形式为受益人在分散供养与集中供养之间自由选择。然而,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五保供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缺憾,尤其是针对五保老人的供养制度(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毋庸讳言,五保老人供养制度设置的初衷主要是满足农村地区“三无”老年人(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也即是满足最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至于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并未涉足。

当然,该制度设计之初或许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鉴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优先保障物质生活是一种权宜之计,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成为一种长远目标;其二,五保老人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或多或少可通过一些正式和非正式渠道获得满足,如乡村干部的不定期探访和排忧解难、邻里的日常谈心与生活照料等。可是,五保老人供养制度运作了数十年后,救助水平虽有所提升,但其救助功能依然未变,仍局限于受助者的物质层面而忽略了心理和精神需求。而时过境迁,当下五保老人的实际生活情境相对于数十年前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乡村干部大都经济事务缠身,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象征性地探望五保老人;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了农村的空巢现象,五保老人原有的一些非正式支持网络也可能趋于断裂;再加上农村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的传统观念,人们避免与年迈的老人过多交往,担心老年人产生意外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造成了五保老人的社会排斥与隔绝,其精神和心理层面着实令人担忧,许多五保老人整日足不出户,“白天一个人、晚上一盏灯,白天等天黑、夜里等天明,冷暖无人知、生病无人问”。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和支持网络。

对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可能的应对策略。而我们知道,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福利问题。此外,我国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开始从单项救助向综合型救助、从生存救助向发展型救助、从维持温饱型救助到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型救助发展。〔1 〕 (P244 )在这样一个受助者有迫切需求、经济条件具备、社会时机成熟的情形之下,我们诉诸于社会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与技巧从物质、情感和交往等层面建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机制,促进五保老人有尊严地生活有积极意义。

二、当前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孤、老、病、贫、弱”是五保老人的综合特征,“形单影只”是他们的生活写照。他们身处社会底层,不仅遭遇了社会的疏离与排斥,更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网络。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涵盖正式和非正式支持网络,正式支持网络主要由国家、机构、社区等组成,而非正式支持网络则由家庭、邻里、亲朋等构成。〔2 〕 (P41 )本文将从正式支持(制度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家庭支持、邻里支持)两个维度三个方面分析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支持网络较为薄弱,尤其缺乏心理和精神层面的保护。制度支持是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通过社会政策法规的制定、贯彻与落实而形成。当前,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五保老人最主要的一项制度支持,尤其是2006年修订后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把五保供养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为五保老人的物质生活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然而,这一救助制度能给予五保老人的仅可能是“生存底线”的保障,且偏重于物质保障而忽略了精神和心理层面的保护。概言之,五保老人的物质保障水平低且不到位,而心理和精神层面的保护则严重缺位。目前全国平均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每人每年2654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898元。” 〔3 〕这一保障水平虽相比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也仅能维持很低的生活水平,再加上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社会政策执行打折扣,不到位,即社会政策的‘执行亏空’”,〔4 〕导致五保老人本已微弱的保障更加脆弱,“应保未保”、“五保变无保”的现象屡见不鲜。五保老人的物质保障尚且如此,至于其精神和心理保护就可想而知了。迄今为止,五保老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还是个“黑箱”,不仅少有人问津,更没有被纳入制度支持的范畴。或许我们在制度的安排与设计中存有这样的逻辑预设: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要优先保障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就可以保证他们安度晚年。殊不知五保老人也是社会系统中的生命个体,他们在物质需求背后同样有着精神需求,恰恰在这方面五保供养制度却无所作为,而“越来越蜕变为一种单纯的收入补助制度,这大大弱化了五保供养制度的效果” 〔5 〕。因此,五保供养制度作为五保老人重要的制度支持,其物质支持力度较为薄弱,精神支持力度更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二)家庭支持网络趋于断裂。家庭支持网络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核心,主要由家庭中的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亲属构成。美国学者坎托和利特尔(Cantor & Little)曾在社会支持的层级模式中指出,社会支持网络具有“核心-外围”的特征。首先,亲戚、特别配偶和子女是社会支持的核心,其次是朋友、邻居,最后才是正式组织,该理论强调老年人在寻求帮助时,在对象的选择上有偏好的顺序。〔6 〕家庭支持网络不仅是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更是老年人在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方面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这种家庭支持网络的功能对于一般老年人和五保老人却有不同的意义。从家庭结构层面来看,五保老人的家庭非常特殊,首先,他们一般都没有子女,或者有子女也无能力履行赡养义务;其次,他们大部分是单身(终身未婚或丧偶),据统计“五保老人单身率高达85.40%”;〔7 〕最后,他们最有可能依赖的非正式支持或许只有家族的帮扶和周济,但近年来,人们家族意识淡薄,再加上家族中的多数青壮年都流入城市打工,家族照顾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由此,家庭支持网络对于五保老人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再加上五保老人大都年老体衰,生活多处于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状态,日常生活照料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更谈不上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晚上孤灯照孤影,患病无人知,屋漏无人管,穿衣做饭无人帮”可谓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8 〕。据此我们可知,当前五保老人的家庭支持网络更多表现为空洞化和形式化。

(三)邻里支持网络逐步疏离。邻里相扶、守望相助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典型特征,迄今为止,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这种互助传统。不仅如此,这种朴素的互助支持网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农村居民强大的非正式支持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决定了这样的邻里互助系统仍有“亲疏远近”之别。每个人以己为中心依照关系强弱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网。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网“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一定势力的人家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9 〕 (P29 )以此观点为依托,反观五保老人的邻里支持网络状况,许多五保老人身处社会底层、无子女、无配偶、独门独户、与人来往较少,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又非常有限,更没有可用来与邻里交换的各种社会资本。一般只能处于差序格局的边缘和外围,可获得的邻里支持非常稀少。再加上近年来多数乡村干部忙于经济事务,较少保持传统的“下乡”作风,除非逢年过节,平时很少去探望五保老人,并为他们排忧解难。这就决定了五保老人的生活基本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常感孤独苦闷,无处找人倾诉,特别是遇到村中婚丧嫁娶,心情更是沉重不堪。由此可见,尽管中国传统的邻里互助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功能,但对于五保老人而言,邻里支持网络充其量只是一种“弱支持”。

三、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强化思路

社会工作是一门融汇多元助人理念和价值技巧的应用社会科学,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衍生物。它以扶危济困、助人自助为宗旨,以广大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帮助社会中的弱者挖掘潜能、培育社会资本、提升其社会功能。近年来,社会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也被提上日程。社会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民政、教育、卫生、劳动保障、司法、老龄委、残联以及工青妇等系统;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减灾救灾、公共卫生、学校教育、慈善卫生、残障康复、优抚安置、社区建设、就业服务、司法矫正、婚姻家庭、权益维护等22个领域。〔10 〕 (P320 )诚然,目前这些岗位的设置主要集中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中型城市,而许多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还是空白,即使少数地区偶有开展也只是作为试点进行。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五保老人服务的话题是空中楼阁。因为,一方面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社会工作者列为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六大人才之一,明确指出,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有关部门也已经开始设计论证在农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广大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因此,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指日可待。另一方面,虽然广大农村地区尚未开展社会工作,但随着各级民政部门的宣传教育、培训学习、试点推广,特别是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推出,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工作手法逐步被基层工作者认同接纳,有的甚至尝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由此,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探索社会工作介入五保老人供养问题虽然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构想,也不太可能迅速推广应用,但对于探求未来农村五保老人社会服务的路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一)个案工作是发掘五保老人潜能,构建心理支持网络的重要途径。个案工作是一种发展较早的专业助人方法,它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并称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工作者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按照个案工作创始人里士满(Mary E. Richmond)的说法,个案工作主要运用心灵的直接影响以增进人们的人际适应能力,〔11 〕 (P8 )即我们熟知的助人自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社会工作者将心理学理论成果与临床工作经验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同一对象的不同问题总结形成了个案工作的七大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结构治疗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构建当前我国农村五保老人的心理支持网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五保老人心理、行为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复杂多样的,针对这些复杂问题我们将诉诸于不同的个案工作模式积极应对。针对五保老人孤苦无依、疏离社会而形成的情境性焦虑和社会隔绝,可以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综合考虑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通过优势视角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针对他们的消极避世、离群索居和自我封闭,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模式,鼓励并强化他们与邻里和亲属的沟通交流;针对他们的消极认知和情绪,可以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使他们能理性看待自己的处境和问题,培育耐挫力,形成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针对他们近期形成的暂时性困境和问题,可以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与他们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从而达致目标,摆脱困境;针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危机情绪、自杀意念等,可以采用危机干预模式,主动介入,及时干预,使其走出阴影;针对他们因社会排斥而产生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可以采用人本治疗模式,聆听他们的内心声音,协助他们融入社区,使他们体验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针对一些老人性格孤僻与亲戚朋友关系不和的问题,可以采用家庭结构模式,引导他们真诚交流、彼此支持,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氛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个案工作七大模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综合使用。总之,个案工作的目的在于帮助五保老人建立心理支持网络,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小组工作是构建五保老人“内核-中层-外围”三层邻里互助网络的可能途径。小组工作又称团体社会工作,是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专业助人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工作者通过“一对多”的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其内涵主要是社会工作者使用专业技术组织小组,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组员之间互动交流,从而形成小组合力来应对和解决个体的心理社会功能失调问题,最终促进个体的人格成长。以此理论和方法为依托来探讨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五保老人没有子女,单身率很高,他们在社会支持方面更多地依赖于亲属和邻里等非制度化的救助网络。但这两个救助网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从亲属层面看,五保老人的亲属远亲居多,再加上多数农村交通不便,许多有照顾能力的亲属又忙于生计或外出打工,所以相互往来较少,亲属网络非常薄弱;从邻里层面看,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家族、人情关系趋于淡化,五保老人也缺乏可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这些导致五保老人与邻里关系较为疏离。综合权衡二者,在制度保障五保老人物质生活的前提下,重新建立邻里支持网络来解决五保老人生活照料、社会交往、精神层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现实的。就小组工作而言,我们可以尝试从三个层面帮助五保老人开展交往互助活动,进而建立良好的邻里互助系统。一是建立五保老人与村内其他老人(也包括其他五保老人)的交往关系,这是邻里支持网络的内核;二是建立五保老人与村内青壮年人的交往关系,这是邻里支持网络的中层;三是建立由青少年组成的志愿服务小组为五保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这是邻里支持网络的外围。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逐步生成“内核-中层-外围”多层级邻里互助网络。

首先,从第一个层面来看,老年人自身不仅是被照顾者,同时也可以是照顾者。而且相近的年龄和相似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容易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老人们之间不仅可以在生活上相互照顾,而且可以在精神上相互支持,从而使其心理获得安慰,情绪得到疏导。通过老人们自身的互助小组,激发老人自身的潜能,优势也可以得到发挥。总之,五保老人与村内其他老人的关系是邻里支持网络的内核,主要解决五保老人的心理情绪支持问题。其次,从第二个层面来看,仅靠五保老人与其他老人的互助支持还远远不够,毕竟农村老人群体本身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资源同质性强且较为有限。为了使五保老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我们还可以帮助五保老人与其他居民尤其是青壮年人建立关系网络,如可以建立“忘年交”互动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增进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五保老人建立起更广泛的邻里支持网络,从而获得更多的实际支持(如购买食物、修缮房屋、经济物质援助等)。最后,从第三个层面来看,通过组织青少年利用节假日时间为五保老人进行志愿服务,解决他们的一些日常生活事务;同时也要利用老年人生活积淀丰富的优势,为青少年讲述一些自己的生命体悟和故事。一方面青少年获得教育和成长,另一方面五保老人也重拾自我价值,获得精神慰藉。因此,建立青少年对五保老人的志愿服务小组是五保老人邻里支持网络的外围环节。综上可知,小组工作是构建五保老人“内核-中层-外围”三层邻里互助网络的可能途径。

(三)社区工作是推动社区互助力量构建五保老人支持网络的有效途径。社区工作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宏观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培育社区领袖、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行动来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拓展居民的社会网络,解决社会问题。其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地区发展、社区运动、社会策划和社区照顾等。相对而言,社区工作是一种最能与我国现实社会相契合的工作方法,它连接着正式和非正式两种资源,维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沟通与互动。鉴于社区工作的这些特点,我们尝试将社区工作引入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过程中,以便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首先,社区工作者可以成为五保老人合法权益的积极呼吁者和倡导者。我们知道,目前五保老人能够获得的正式制度保障和非正式社会救助水平较低,他们所在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落后,医疗服务条件不足,社会服务缺失,社会资源网络断裂,各项社会经济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对此,处于社会弱势的五保老人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获得改观,他们可以借助于社区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社区工作者游走于政府、社会和五保老人之间,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社会行政等手段呼吁政府修改并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以便更符合五保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通过引导五保老人参与社区行动和社区互动,为其培育社区资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再一方面,社区工作者可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五保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服务。其次,建立针对五保老人的社区互助策略,使其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区工作者招募社区中具有同质性或共同需要的居民组成各类小组,如老人小组、单亲小组、妇女小组、志愿者小组、青年小组、残障人士小组等,通过引导小组成员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凝聚力和整合度;第二阶段,鼓励互助小组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将小组内的组员互动提升到小组之间的互动,增进各类小组组员彼此的理解和支持;第三阶段,形成强大的社区互助网络。经过两个阶段的工作,社区中已经建立起了多个不同背景的互助网络,这些网络会形成合力,把人文关怀和互助精神推广到整个农村社区,为五保老人的社会融入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由此可见,社区工作是推动社区互助力量构建五保老人支持网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古学斌,阮曾媛琪.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卫敏丽.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总人数达554万人〔EB/OL〕.中国农村金融网,2010-07-22.

〔4〕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J〕.学海,2006,(6).

〔5〕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6〕刘静林.湖南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5).

〔7〕吴晓林,赵志鸿.和谐视域中农村五保老人的社会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5).

〔8〕杨 团,张时飞.当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社会科学,2004,(3).

〔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11〕张 雄.个案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于晓媛

推荐访问: 社会支持 着力 强化 老人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