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青年》的研究综述

2022-03-19 12:35:58 |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研究综述涵盖国内学术界对《中国青年》的研究概况与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刊物整体办刊情况、不同时期刊物研究的重点、历史人物与刊物关系、青年运动、青年政治动员等研究热点。学术界对《中国青年》的研究硕果累累,同时还具有深入挖掘的必要性。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研究综述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239.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7-08-29

Abstract The review cover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nd research contents of Chinese Youth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The paper mainly involves the overall running issues of the publication, the focus of the study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figures and publications, youth movement, youth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hot spots.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Youth has been fruitful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still has the necessity for in-depth excavation.

Keyword Chinese Youth; research review; necessity

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团中央机关刊,周刊,恽代英任主编,1927年因大革命失败被迫停刊。1939年4月在延安首次复刊,胡乔木任主编,该刊组织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战争,1941年3月因皖南事变发生再次停刊。1948年8月,《中国青年》在西柏坡第二次复刊,韦君宜任主编。同年2月迁往北平,发行至1966年,由于“文革”的爆发,再次陷入停刊期。1978年8月,为迎接改革开放,《中国青年》第三次复刊。直到现在《中国青年》都在续写着它的传奇。近年来学术界在《中国青年》的研究上大有成果。

一、研究概况

根据读秀图书网、超星图书网、中国知网资料显示,提及《中国青年》杂志的文献资料有6部;以《中国青年》为篇名,检测到学位论文共9篇,期刊论文40多篇。这些研究成果大致情况如下。

1.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中国青年》的基本资料,是195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青年》影印版。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文献资料也提到了《中国青年》,例如: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的《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13—16册)、《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1921.7—1949.9)》,中央团校青年团工作教研室的《中国青年运动历史文件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的《中国青年运动史》等。这些关于中国青年运动的文献资料收集了大量的党对青年的政策文件、青年运动的文件、领导讲话,同时详细描述了《中国青年》杂志办刊历程等,为该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便利。

2.相关学术论著。在相关学术论著方面,收录《中国青年》的图书很多,主要集中在红色报刊专著、青年运动史专著、新闻史专著中。红色报刊专著,例如,彭明榜、李海波的《红色时尚——一本杂志的传奇》,彭波的《傳奇如歌:〈中国青年〉的故事》,王大龙的《红色报刊集萃》,张挺、王海勇的《中国红色报刊图史》(1921—1949),简单梳理了《中国青年》“三复三始”的传奇故事。青年运动史专著,包导彭的《中国青年运动史》,郑洸的《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强卫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大辞典》,刘云久的《中国近现代青年运动史》,记录了《中国青年》杂志的成长历程。新闻史专著,例如宋应离的《中国期刊发展史》,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这些新闻著作收录了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文献资料。在学术论文方面,研究内容主要是以《中国青年》为素材来研究报刊的办刊情况、人物关系、青年运动、青年政治动员等等。

二、研究内容

1.《中国青年》整体办刊情况。学术界主要是从刊物的创刊及复刊背景、刊物宗旨、编辑群体、刊物改版、读者互动等多方面展开对《中国青年》办刊情况的研究。《中国青年》从1923年创刊,经历了三次复刊,学术界对于其复刊风波观点基本一致。其中孙兴盛、雎城、康彦新以《中国青年》“三复三始”的坎坷命运为切入点,梳理和阐述了该刊在大革命时期、延安时期、建国初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停刊及复刊原因、主要内容、复刊后社会反应状况等。史进平对该刊的办刊宗旨进行了研究,《中国青年》是为“中国一般青年服务的,是青年‘忠实的友谊的刊物’,引导广大青年到活动的、强健的、切实的路上”[1]。周树立则从该杂志编辑群体入手,认为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编辑群体的团结合作、交互沟通、拥有恽代英这样的核心人物、编辑们充满激情四个原因,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编辑团队[2]。

另外,彭波、田杰、宋应离以纪念文的方式评述了《中国青年》创刊二十七周年、五十周年、八十五周年、九十周年的办刊经验、主要作用、主要领导及撰稿人对该刊的贡献。王跃春对该刊改版展开研究,《中国青年》坚持“刊物的性质、地位、宗旨不能变”,适时调整刊物的“读者定位、办刊内容、刊物形象”,迎合青年的需求[3]。吕海燕报告了《中国青年》“读者来信”现状,通过图标分析了1950—2003年50多年间的读者来信,客观评价了青年对政治观、发展观、婚姻观、健康观、人际观这五个方面的认识[4]。学术界以不同视角论述了《中国青年》杂志的整体办刊情况,让笔者理清了该杂志的发展历程。

2.不同时期《中国青年》的专题研究。

(1)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关于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杂志,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多有涉及。王鹏程以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主线,对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进行了研究。他从宏观上阐述了该杂志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与影响,微观上剖析作者、稿件来源、读者、办刊特色等[5]。庄鹏从传播学的角度,梳理了创办初期的历史背景、办刊历程、编辑素养和传播内容,提炼出该杂志“提倡真知、心系社会、帮助青年”的价值取向[6]。徐改平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国青年》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要求文学的发展,该刊编辑群体注重把当时的文学作品与革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革命文学的发展[7]。周树立从政治宣传、青年教育和理论引导三方面分析了《中国青年》宣传工作,以及其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体现出来的宣传价值,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8]。

(2)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研究。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延安亦是《中国青年》杂志沉寂了22年后首次复刊的地方。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中国青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刊内容的整体介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刊词比较和办刊特色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王颖主要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的报道内容以及该刊的版面排版情况,该刊的封面“大都采用一样的版式布局,左边写着由毛泽东题写的‘中国青年’四个大字,右边从上到下依次是出版期号、出版日期、目录以及发行方,其中有几期封面配有插图”[9]。记者赵涛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烽火青春歌慷慨——〈中国青年〉的抗战记忆》一文中报道了《中国青年》抗战记忆,该报道从抗战时期《中国青年》出版情况、慷慨激昂的讲演与上书、抗战青年的群像刻绘、沉痛悼文激励后人、党的主要领导对《中国青年》题词背后的故事这五个主题描绘了该杂志的抗战烽火青春[10]。此外,赵新杰认为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对广大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广大青年在该阵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战争形势的发展、人生观的教育[11]。施欣在《发刊词视域下的〈中国青年〉(1923—1927)与〈中国青年〉(1939—1941)比较研究》之中,通过对各个时期的《中国青年》目的与宗旨、任务与要求、办刊风格与文采进行了分析梳理,以期对当下中国期刊的改革与转型有所借鉴[12]。陈鑫、贾钢涛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和中国共产党重视青年工作为背景,论述了该时期的《中国青年》具有紧扣党的中心任务和关注青年现实需求两方面的办刊特色,旨在呼吁当下社会准确把握青年需求[13]。

(3)建国后的《中国青年》。高慧系统分析了建国初期《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全文以宣传教育与政治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年自我成长[14]。王舒驰通过对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的解读,将《中国青年》对苏联的宣传、苏联形象解读、情深义重的伟大盟友这一定位进行归纳整理,论述了中苏友好话语体系下苏联形象建构[15]。苏宝俊以《中国青年》为文本,报告了建国初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全文以“问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建国之初的青年从个人理想转变到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理想[16]。李巧宁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青年》以革命青年的价值观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17]。赵楠把《中国青年》比喻成“时代的先锋,精神的家园”,全面解读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发展历程、办刊风格,系统论述了该刊走向社会主义市场后的经营理念及运营手段,旨在让读者了解新时期以来青年期刊的发展趋势[18]。

3.历史人物与《中国青年》的关系。在《中国青年》杂志创刊及三度复刊的进程中,学术界以某个人物为切入点进行考察,发表了不少论文。

(1)恽代英与《中国青年》。恽代英是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的主笔人,他先后在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和40多篇通讯,他对《中国青年》作出的贡献不言而喻,对于恽代英与《中国青年》的关系自然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杨智勇阐述了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中呈现的国民革命思想、经济思想、中西文化思想、青年教育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文化纲领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19]。刘满成和王鹏程认为恽代英与《中国青年》具有紧密关系,虽然他不是该刊专职的编辑和宣传者,但他是该刊最优秀的作者和传播者之一[20]。彭南探讨了恽代英关注受众地位,注重受众心理,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与可读性等独特的受众观为该刊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1]。李天华指出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这一革命刊物,时刻关注青年运动的发展,及时向广大青年群众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为追求进步的中国青年指明了革命的方向[22]36。

(2)毛泽东与《中国青年》。毛泽东亲自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并且三次为该刊题词,发表了不少战斗檄文,他与《中国青年》有着颇深的渊源,这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毛泽东的一个关键原因。吴志菲分析了毛泽东三次为《中国青年》题词赋诗的故事,重点解读了毛泽东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的渊源,旨在为当下报刊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作者还谈到由于毛泽东对雷锋精神的赞扬,《中国青年》编委会当时就决定:出版一本“学习雷锋”专辑,这在当时也引起一番轰动[23]。石矢探讨毛泽东对《中国青年》的深厚感情,毛泽东逝世后,中国青年杂志社的一位总编在参观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的故居时,看到毛主席床前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中国青年》杂志。可见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青年》寄予厚望[24]。

(3)其他历史人物与《中国青年》。胡乔木、韦君宜、胡耀邦以及任弼时与《中国青年》的关系,学术界也有涉及。杜玉芳论述了胡乔木在《中国青年》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革命道路并且成为该刊主编的不解之缘[25]。谭锐指出韦君宜是《中国青年》二次复刊后的重要开拓者,她从《中国青年》到《文艺学习》编辑思想展开探索,加强了刊物注重青年思想工作的编辑传统[26]。谢悦整理了任弼时对《中国青年》的办刊方针、办刊目的、编辑计划和稿件来源,旨在宣传建国初期该刊为办好人们忠实的刊物而做的辛勤付出[27]。盛禹九、邢方群论述了胡耀邦同志为建国初的《中国青年》确定办刊宗旨,刊物性质,编辑工作,刊物质量,注意发表青年的稿件,刊物文风,旨在教导人们要重视报刊工作[28]。

4.《中国青年》与青年运动。《中国青年》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时刻关注青年的发展。学术界以《中国青年》为载体对青年运动的研究也有涉及。张丰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研究。从宏观上论述了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重要性;从微观上宣传了全国各地民众运动的来稿,真实反映民众运动实况,最终激发了广大青年对投入大革命的洪流[29]。胡强从理论战线上阐释了《中国青年》对青年运动的贡献。《中国青年》揭示了中国社会本质,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宣传团组织的路线、政策,批判了影响青年的各种反动思想,引导青年运动的开展与发展[30]。王鹏程介绍了各地学生受压迫的情况、引导学生开展收回教育权的斗争、指导学生投入大革命洪流三个方面阐述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对学生运动的贡献,旨在强调许多革命活动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大多是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31]。叶学丽以任弼时这一历史人物在《中国青年》发表的文章为切入点,探讨了任弼时对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贡献及其现实意义,他认为该刊探索团的组织建设,准确把握青年工作方法,积极推进共青团的工作青年化、群众化[32]。

5.《中国青年》与青年政治动员。《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舆论阵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时期对青年政治动员的研究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术界也关注了这一方面,笔者同样作了梳理。

在这些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薛相峰的《青年群体的革命动员——1927年前后的〈中国青年〉周刊研究》,这篇硕士论文是截至目前唯一以《中国青年》杂志为载体,完整呈现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对广大青年群体的动员过程。薛相峰结合1927年前后的社会背景,探究《中国青年》对当时进步青年群体实施革命动员,研究他们在动员青年参加革命时,通过报刊这一媒介所呈现的青年革命动员的表达方式、基本特点以及效果分析。同时,还把《中国青年》杂志报道的内容与中国共产党敌对势力的政治言论做比较,力求真实地反映当时革命动员进程的原貌,并透视当时国内各方政治势力在政治动员这一政治活动中相互博弈的过程[33]。陈学涛主要探讨了抗战时期共产党动员青年的历史缘由、组织机构、动员方式和动员内容以及主要成效,作者在行文中也借鉴了不少《中国青年》杂志里的文献,从侧面也可以说是对《中国青年》的关注[34]。以上学术界对《中国青年》的研究对本次综述的撰写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小结

《中国青年》是中央青委的机关报,在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看来,当前国内学术界对该刊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研究成果丰富,拓展领域宽泛。学术界在《中国青年》整体办刊情况、青年运动、历史人物关系等方面都取得可观成果。除了少量文献资料和相关专著外,大多数相关研究以期刊和学位论文的方式呈现。(2)《中国青年》反映了中共中央、共青团对广大青年的宣传引导。因此,以《中国青年》为文本,总结和梳理它向广大青年所进行的政治动员、理论宣传、思想文化教育等十分必要,是对该刊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升:(1)学术界近年来对《中国青年》的研究多从其发展历程、复刊情况、青年运动、编辑群体、宣传艺术等角度出发,而对该刊进行集中的专题式研究仍显得不足,仍有较大研究空间。(2)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发现,尽管上述成果中或者从史料上提供了借鉴基础,从视角上拓宽了思路,但学术界多数是在提到青年政治动员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国青年》这一角色作用,未作深入研究,而直接涉及《中国青年》与青年政治动员这一视角的研究屈指可数,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因此,《中国青年》与青年政治动员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历史上有待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史进平.中国青年创刊始末[J].党史博采(纪实版),2005(2):43.

[2]周树立.浅析《中国青年》编辑团队的整合(1923-1927)[J].编辑之友,2011(7):116.

[3]王跃春.《中国青年》改版中的“三变三不变”[J].期刊透视,2012(5):56.

[4]吕海燕.对《中国青年》杂志五十年读者来信内容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4(7):45.

[5]王鹏程.《中国青年》周刊研究(1923-1927)[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09-01:1.

[6]庄鹏.创办初期的《中国青年》研究(1923-1927)[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04-01:2.

[7]徐改平.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实践——以《中国青年》为核心[J].文学评论,2008(1):16.

[8]周树立.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青年》主编及相关发行的考证[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4):21.

[9]王颖.延安时期《中国青年》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04.

[10]赵涛.烽火青春歌慷慨——《中国青年》的抗战记忆[J].超星期刊,2015(8):6.

[11]赵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青年》为中心的考察[D].聊城:鲁东大学,2012-04-15:16.

[12]施欣.发刊词视域下的《中国青年》(1923—1927)与《中国青年》(1939—1941)比较研究[J].新闻知识,2016(1):72.

[13]陈鑫、贾钢涛.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杂志的办刊特色及启示[J].兰台世界,2015(12):159.

[14]高慧.1948-1956年间《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05-01:5.

[15]王舒驰.中苏友好话语体系下苏联形象的建构—以《中国青年》为考察对象[D].南京:南京大学,2013-05-15:4.

[16]苏宝俊.从《中国青年》看建国初的青年理想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9):26.

[17]李巧宁.1950年代《中国青年》塑造的革命青年形象[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1):122.

[18]赵楠.时代的先锋,精神的家园——新时期《中国青年》解读[D].郑州:河南大学,2006-04-20:3.

[19]杨智勇.试析挥代英在中国青年中所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03-15:4.

[20]劉满成,王鹏程.恽代英与《中国青年》[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8):49.

[21]彭南.从早期《中国青年》看恽代英的受众观[J].青年记者,2017(5):56.

[22]李天华.恽代英青年思想与当代青年运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36.

[23]吴志菲.毛泽东为《中国青年》题词的故事[J].福建党史月刊,2013(2):35.

[24]石矢.毛泽东与《中国青年》[J].新闻爱好者,1994(1):33.

[25]杜玉芳.胡乔木与《中国青年》的不解之缘[J].党史博览,2006(2):30.

[26]谭锐.韦君宜从《中国青年》到《文艺学习》编辑思想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4(2):68.

[27]谢悦.革命先烈与《中国青年》[J].新闻研究资料,1983(12):53.

[28]邢方群.胡耀邦同志对《中国青年》的领导[J].新闻研究资料.1983(10):19.

[29]张丰清.1920年代《中国青年》对民众运动的宣传[J].史学月刊,2011(7):39.

[30]胡强.1923-1927年的《中国青年》与中国革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J].2010(3):36.

[31]王鹏程.论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对早期工人运动的独特贡献[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1):38.

[32]叶学丽.任弼时对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贡献及其现实意义[J].青少年学刊,2015(6):75.

[33]薛相峰.青年群体的革命动员——1927年前后的《中国青年》周刊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7-05-01:62.

[34]陈学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动员研究[D].沈阳:东北石油大学,2017-05-30:5.

作者简介:朱喜苗,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推荐访问: 中国青年 学术界 综述 国内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