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即谢的“无花果”

2022-03-18 08:47:11 | 浏览次数:

曾被斯大林赞誉为“胜利武器”的T—34系列坦克,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各国武器设计师们梦寐以求的火力、机动力与防护力“三结合”在T—34身上得到完美体现。在广大军事迷耳熟能详的T—34坦克车族里,您可曾听说过一种基于T—34/85中型坦克开发的“导弹战车”呢?

全力“山寨”V—1

纳粹德国在临近灭亡的時刻,疯狂地抛出一系列“复仇武器”,以期挽回败局。尽管这些垂死挣扎无济于事,却令同盟国军方产生浓厚兴趣,其中纳粹分子在1944年投入战场的各类导弹无疑是最具分量的部分,尤其是苏联陆军对可像飞机一样贴地飞行的德国V—1巡航导弹情有独钟,急切渴望将这种充满未来感的装备与自身强大的坦克铁流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战争撒手锏”。

1944年夏,出于哀求苏联在东线发动攻势,策应正在诺曼底滩头与德国人苦战的英美盟军的目的,一贯反共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向苏联赠送德军的V—1导弹。它是德军从西欧射向伦敦的一枚未爆哑弹。9月15日,当这枚导弹运到莫斯科時,時任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的A小沙胡林、空军主帅A·A·诺维科夫带着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最杰出的年轻工程师、技术副博士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切洛梅来到克里姆林宫,向苏共中央分管航空战线的领导人马林科夫进行汇报。作为斯大林的全权代表,马林科夫急切地向切洛梅询问国内有无能力对V—1导弹进行测绘仿制。

切洛梅详尽阐述了苏联过去在该领域的预研情况和技术基础,特别强调了自己在1942年带领相关科室拿出过带长管子的自动脉冲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图,这恰恰是V—1导弹的动力源。马林科夫显然被打动了,两天后,沙胡林向切洛梅颁发委任状,允许他从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抽调大约100人的设计团队,成立火箭科学研究所第6设计室,组建成第51兵工厂特别设计局(OKB—51设计局地址就在莫斯科迪纳莫地铁站附近),切洛梅担任经理兼总设计师,全面负责V—1导弹的逆向仿制工作(秘密代号“N工程”)。OKB—51成立后不久,苏军又从波兰前线送来1枚缴获的德国FAI巡航导弹弹体残骸,它是V—1导弹的升级版,对切洛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需要说明的是,当時苏联还没有“巡航导弹”的说法,只是笼统地将此类飞航式导弹称作“有翼火箭”或“无人驾驶有翼火箭”。

OKB—51设计局成立仅3个月,切洛梅就仿制出德国V—1导弹所使用的Argas AS104脉冲喷气发动机(“山寨品”的编号为“D—3”),但造出成品弹仍困难重重。因为苏联从英国和波兰获得的纳粹导弹残骸并不完整,切洛梅自己还得穿上红军上校制服,经常到德国的苏军占领区去搜寻技术资料。幸好到了1945年夏,位于诺德豪森的纳粹导弹生产厂落入苏军之手,切洛梅成功地弄到一些V—1导弹图纸和原装零部件。1945年初,代号为“10Kh”(俄文为“10X”)的首枚仿制型V—I巡航导弹发射成功。几个月后,10Kh导弹及D—3脉冲喷气发动机的图纸绘制完毕,交由苏联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各下属工厂去批量生产,OKB—51设计局生产出20枚10Kh导弹,供各类试验。

1946年10月9日和11月12日,苏联航空工业部(即原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分别下发第650号命令和第720号命令,要求OKB—51设计局对10Kh导弹实施进一步优化设计,同時安排直属航空工业部的第14火箭武器特别总局配合研制推力更强劲的D—5、D—6乃至D—7型脉冲喷气发动机,以便保障研制出不同用途的巡航导弹。1947年,OKB—51设计局别出心裁地为10Kh导弹研制出123—1型集束式启动助推器。它是将16枚M—31火箭弹(即著名的“喀秋莎”火箭弹)的燃烧室做成集束状,以便10Kh导弹获得更大的初速。从1947年12月15日到1948年7月20日,OKB—51在位于奥伦堡的国家中央靶场发射了73枚10Kh巡航导弹,其中有20%的导弹运用了123—1型助推器,飞行性能基本令人满意。

扛着电线杆的坦克

1947年8月28日,苏联部长会议第二特别委员会下发决议,要求OKB—51设计局组织一次用BM—13“唁秋莎”火箭炮发射10Kh导弹的靶场试验,目的是考察用火箭炮发射10Kh导弹的可行性,确定各种发射组件的可靠性,为发展可供实战的导弹武器提供技术储备。试验中,OKB—51设计局投入了安装D—3脉冲喷气发动机和PSU—20自动控制系统的10Kh导弹。它从火箭炮“炮管”(所谓“炮管”,实为形状酷似长方体的钢铁框架)上发射,“炮管”下方安装有坚固的基座和滑轨。1948年5月13日~10月19日,试验人员共发射12枚10Kh导弹,其中4枚是利用40米长的火箭炮“炮管”发射,其余8枚用缩短至30米的“炮管”发射。由于BM—13火箭炮采用卡车底盘,越野机动能力不强,于是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把导弹一火箭炮发射系统部署到T—34/85中型坦克底盘上。在机动过程中,10Kh导弹及其发射器会折叠起来,所以这种武器就像是一辆扛着电线杆的坦克。

1948年底~1949年初,T—34导弹坦克发射了18枚10Kh,其中11枚带有不同切面的梯形弹翼和PSU—20B气动控制系统,5枚带有矩形尾翼、副翼和PSU—30试验型控制系统(安装有微调电容器),还有两枚使用ESU—1试验型电子控制系统。10Kh导弹发射后,升至600—1000米高度時进入独立飞行阶段,发射初速度在320~340千米/小時之间。试验工作结束后,切洛梅向航空工业部提交了如下报告

第一,超额实现原定战术技术要求,10Kh“有翼火箭”的最大飞行速度超出设计方案的108—112千米/小時,最大偏差角度为+1°10′至—2°21′之间。

第二,由于速度超过设计标准,为了提高飞行可靠性,导弹弹体的牢固性必须加强。尤其是123—1型集束式火箭启动助推器有時会因焊接缝隙太大而发生断裂事故,因此设计单位转而采用RBT—700火药喷气式助推器,使导弹在发射阶段更有保证。

由于切洛梅的试验信息令人鼓舞,苏联陆军更加希望T—34导弹坦克能够尽快定型,于是在1949年11月,苏联陆军炮兵总局第4局与航空工业部第14总局联合向切洛梅下派新的任务,要求研发一款车载型10Kh导弹系统。综合上级的战术技术要求,切洛梅于1950年第一季度完成设计方案,导弹系统包括:安装在T—34坦克上的“机动火炮”(即导弹发射器),用于检验PSU和ESU控制系统的机动式特别实验室(车),随行装配车,随行罗盘偏差修正车,遥控台,检查控制台。

航空工业部将这种新型导弹命名为10KnN(俄文为10XH),为苏联陆军专用。它与10Kh的主要区别是:用脉冲效率更高、经济实用的D—16发动机取代D—3发动机,安装新型供油调节器,改善导弹的气动布局,采用更高效的炸药(用TDGA—16混合炸药取代TNT,爆炸威力提高25%),提高引信可靠性,改进操作性能。

1950年3月23日,OKB—5I设计局向苏联陆军炮兵总局第4局呈报设计方案,其中包括6本说明书、512页正文、98幅图解和43页设计图。1950年8月7日,炮兵总局局长沃尔科特—鲁宾乖斗上将批准设计方案。12月4日,苏联部长会议下发第4814—2095号决议,责成OKB—51设计局在1951年制作出由T—34坦克底盘运行发射的10KnN有翼火箭的样品,它标志着苏联开发携带巡航导弹的装甲战车的科研工作全面启动。

随后,OKB—51设计局确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安装在T—34坦克上的PK—10KnN机动式发射器,带有成套电子装备。机动式启动组件,PAS型特种汽车拖车,用于运输滑轨组件和SD—10KnN型启动助推器。安装有发射控制装置的BTR—40A1型装甲指挥车,安装在吉斯151汽车上的VAS型空气一蓄电池组,用于检查调节导弹控制系统的罗盘偏差修正平台,特制发射架(即方便安装启动助推器的滑轨),用于安装控制系统检查实验室和测量设备的平台。

按照切洛梅的设想,与T—34坦克结合的10KnN机动式巡航导弹系统,将是苏联陆军打击敌人后方纵深设施的利器,能够突破敢方强大的防空系统。为了方便“导弹坦克”从行军状态进入战斗状态,T—34坦克上的机动导弹发射器被设计成可拆卸式,尤其4根发射器“炮管”(即钢制焊接滑轨)相互间用螺丝连接,发射器轨距为750毫米,战斗条件下(展开)长29.8米。而改装后的T—34导弹坦克重42吨,一次加满燃油后最大行程为330千米,战斗班组共4人。

技术性能符合国家要求

1951年7月23日—31日,OKB—51设计局与炮兵总局第4局共同进行10KnN导弹发射试验,试验前共准备20枚安装D—16脉冲喷气发动机的10KnN导弹,10部PSU—3N自动控制系统(它们是德国Askania EZ 42陀螺稳定式瞄准具的仿制品),10部AP—52国产自动控制系统(由航空工业部第122特别设计局研发)。受靶场环境限制,到1951年8月1日前,科研部门只完成第一阶段的试验,共发射12枚10KnN导弹,其中lO枚安装PSU—3N自动控制系统,2枚安装AP—52自动控制系统,所有导弹都飞行了240千米左右,高度为1000米。

为确定基本飞行特征和各组件工作参数,设计人员在10KnN导弹上安装了自动测量记录仪器。其中,六线示波器和高速摄像机(每秒3000个镜头)记录导弹脱离发射器瞬间的运动特征,3部摄影经纬仪记录下导弹飞行轨迹和爬升过程,5部“光线”与SPR—584雷达跟踪导弹的飞行过程,1架伊尔—28轰炸机则在空中伴随导弹飞行,数架波—2多用途飞机和多支搜寻分队负责确定导弹落点工作。

据试验档案显示,在速度方面,导弹在1000米高度飞行時平均速度为650—680千米/小時,最大速度可达690—700千米,小時,达到炮兵总局要求的标准(速度650~700千米/小時)。导弹在加满燃料的情况下最远可飞行300千米,起飞重量为2295千克。在定位方面,由于PSU—3N自动控制系统上存储打击目标坐标数据。

在距离偏差方面,安装国产AP—52自动控制系统的导弹偏离目标距离为36.7—41.7千米,原因在于AP—52自动控制系统缺少精确度较高的航空里程计。

在高度方面,安装PSU—3N自动控制系统的导弹飞行高度为1000~1180米,安装AP—52自动控制系统的导弹高度为820—1200米。

侧向偏差试验结果不很理想。4枚导弹的偏差距离在24.7—23.6千米之间,4枚导弹在4.7~3.5千米之间,而炮兵总局要求在10千米之内。

1951年10月15日,苏联部长会议下发第3968—1814号决议,规定10KnN导弹及相关地面设备进入国家试验的時间与内容。1953年初,10KnN导弹成功通过国家试验,飞行技术性能都符合国家要求,苏联陆军列装已是必然的事情。靶场作弊案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1953年,权倾苏联朝野的内务部长贝利亚的儿子谢尔盖·贝利亚作为米高扬飞机设计局(0KB—155)的“导弹大师”,突然提出与10KhN相竞争的陆基车载式巡航导弹方案。它更加突出导弹的超音速性能,顿時把整个10KhN导弹投产列装的进程搅乱。

巧合的是,苏军炮兵总局“意外发现”OKB—51在1953年国家试验中对测试数据“弄虚造假”,正好被贝利亚抓住把柄。在他的运作下,一度风光无限的OK/3—51设计局一夜之间整体并入米高扬设计局,成为其下属的分支机构,切洛梅的经理兼总设计师的头衔也被撸掉,发配到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当教师。自然,切洛梅付出辛勤劳动的10KhN巡航导弹的投产活动也随之中断。1953年2月19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第533—271号决议,其中这样写道:“OKB—51设计局研发的10KnN导弹项目已结束。由于精确度较低、速度有限,所以这种采用脉冲喷气发动机的亚音速导弹已没有继续发展的前景。”据核实,OKB—51设计局及其协作单位共生产340枚10Kh和10KhN巡航导弹,除了100余枚用于实验测试外,其余陆续被苏军改装成靶机消耗掉。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靶场作弊案”并没有给苏联陆军带来任何好处,因为小贝利亚提出的超音速巡航导弹折腾了数年,最终连一件样品都没弄出来,让军方空欢喜一场。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逝世,马林科夫出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政治局常委,一度还兼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一。3个月后,他与赫鲁晓夫、朱可夫等人联手干掉飞扬跋扈的贝利亚,苏联政治空气骤然一变。此時马林科夫突然记起那位遭受过贝利亚“政治迫害”的非凡设计师——切洛梅,遂任命其为第10特别设计室负责人,并帮助他重建队伍。次年7月,第10特别设计室按照部长会议的决议,改组为第52实验设计局(OKB—52),即今天赫赫有名的中央机械制造设计局,切洛梅出任总设计师。重出江湖的切洛梅改弦更张,把更大的精力花在为海军发展能给西方航母造成巨大毁伤的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上。

推荐访问: 无花果 未开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