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22-03-17 09:35:13 | 浏览次数:

摘 要:根据三本院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结合武昌工学院的实际情况,该文论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介绍了武昌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和措施。结果表明,这种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三本院校 通信工程 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91-02

武昌工学院是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本科院校,通信工程是信息工程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多层次和多规格的需求,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方向,以现代电子设计、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为重要工具,将“通信技术及应用”、“通信系统集成技术” 两个方向相结合,培养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集成、应用、安装、调测和工程应用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各类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经过多年的建设,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已建成基本完善的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近3 000 m2,各种仪器设备2 500台(套),总价值近1 400万元。主要有电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电气自动化综合实验室、电工电气实训室、传感器实验室、嵌入式与FPGA实验室、通信网络综合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体系结构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计算机创新实验室等。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以上条件基本可以满足电子信息类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课内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过低。

(2)实验环境与通信技术发展脱节。实验一般都是采用实验箱及其它测试仪器,实验方法单一, 缺乏灵活性。实验环境与内容与通信技术发展脱节。

(3)教師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和经验。同其它三本院校一样,我校电子通信类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比较年轻,没有行业经历及背景,对新的技术和设备不熟悉,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4)课程设计仿真多,做实物少,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5)专业对口的毕业实习岗位较少;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有必要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 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作为三本民办院校,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结合该校的具体情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统筹规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

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制定人培方案时,一定要吸收合作的企业方参与,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传输最新知识,实用性更强,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在人培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合理确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比例,使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比例尽量达到40%。

(3)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和内容一定要适应通信技术发展,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增强实用性,让学生毕业即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4)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5)优化实践性课程设置。

①课内实验,合理确定实验学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

②适当增加课程设计,在仿真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出实物,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③毕业设计选题要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切实起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作用。

3 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该校通信工程专业2012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更好地完成这一项目,近几年来,该校与烽火集团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该院与上述公司及其他企业的资深专家、技术人员一起,结合通信行业企业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共同探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同时深入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与企业不断交流、探讨,校企合作修订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学分占总学时学分的比例将近40%;在课内实验中,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几乎所有职业基础课、专业课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2)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加大了电子通信类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更新了部分实验仪器设备。与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合作,初步建成通信网络实验平台。该平台是通信工程及相關专业的重要实验、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实验平台上的动手操作,加深其对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掌握的知识与社会应用同步。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通信网络规划、对通信网络实验的设计、对通信网络环境自我配置与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思想意识,锻炼学生科研与工程实践的技能,培养学生在通信工程网络调试方面的动手能力。

(3)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将通信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几门综合实践性课程《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安排到专业教学计划中,由企业工程师与该校专职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共同完成。并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与工程实际针对性较强的实训教材。

(4)与相关企业合作,建成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借助于企业软硬件环境,弥补了学校实验条件、设备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部分学生采用“3+1”模式,即学生前三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以学校为主,第四学年采取课程学分置换方式,让学生参加企业培训及顶岗实习;部分学生采用订单式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全程或部分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或推荐就业;完成3届虹信、2届嘉环定向班的培养任务。

(6)结合应用型转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政策支持下,通信工程相关专业先后有6名年轻教师,通过我校与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合作平台,通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的项目合作等方式,跟踪通信领域最新的技术,了解本领域发展前沿,通过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丰富实践经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素质显著提升。目前该校“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渐扩大,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人数已达到教师总人数的1/3。

(7)结合实习、实训,实行毕业设计(论文)“双导师”制。在与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过程中,经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结合实习实训的开展,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纳入实习过程中完成。企业的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结合企业生产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拟定课题,供学生毕业设计课题选择,同时企业根据学生选定具体课题委派有相关研究专长的企业工程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两年来,共有16人次的企业工程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学校也委派相关专業专职教师,与企业指导老师一起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毕业(设计)论文“双导师”制。

(8)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近几年,在校企合作的支持下,我院电子通信类学生在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4 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出具有湖北特色和三本院校特点的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符合行业发展,实踐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沿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显著增强,实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两者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打造一支质量和数量能够满足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条件良好的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和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证,对完成我校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通信工程专业,以及该校通信工程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道清.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2(6).

[2]徐志国.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162.

推荐访问: 实践 通信工程 改革 校企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