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傣寨揽胜

2022-03-16 09:54:34 | 浏览次数:

此事说来也巧没有事先的准备,并且没有查阅过任何相关的介绍,一次不经意的旅行途中,竟碰到了傣族一次盛大节日。

说起傣族,可能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泼水节这一盛大的傣族节日,女老少齐上阵,端着盛满水的容器,互相泼洒,以传递幸运。其实这只是傣族盛大节日的其中之一。

扫寨,对于任何一个傣族的村寨,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生活在偏僻热带雨林的傣族,很早以前的生活主要以采撷植物的果实,块根,嫩枝叶等为生,即使在近代,森林植物的采撷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补充。在与森林的长期相处中,人们对一些大树具有深刻而奇妙的感觉。为什么它们能比灌木、草本植物产生更多的食物?为什么树上会有那么多的鸟兽栖息和与他们争夺食物?高大的树木曾为他们“依树积木、以居其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免受地面毒蛇猛兽的侵害。此外,高大树木寿命长,枝叶繁茂,不同大小的后代围绕着它们,“数代同堂”使人羡慕和敬畏。这样,人们便认为高大树木具有“灵魂”,能对人类起庇护的作用,而把它们当作“神树”加以崇拜。

由于人们把高大的树当成“神树”崇敬,所以它们受到傣族村民的保护。即使是由于建盖“竹楼”需要砍伐大树,他们也要先祭树神,以求树神的见谅,使被砍伐的大树不至作祟。而作为神树的大青树,人们从来不敢砍伐,而且要栽于村寨中或附近,让其庇护村社的安宁。傣族人的节日多是围绕着此树展开的。这次的扫寨活动就源于此。傣族人将为大青树做一番法事活动,祭拜神树,因为在傣族人眼力,一个村子里是否会有灾祸或是否能在来年风调雨顺,都取决于这大青树里的神仙。所以,这一年一度的扫寨活动,就是为了祈求它能为这个村子带来好运。

节日里的活动往往都是盛大而隆重的,人们欢欣鼓舞,这样的事情,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能碰到并进行拍摄,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傣族的节日也分男女,一年一度的扫寨只有女性才可以参加的。在这一天,村子里的女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以取悦神灵。每一户人家的女性都要提上竹篮,带上一些粮食谷物,汇聚在一起,请神婆来讲经请神。

此事听起来倒是有些恐怖,甚至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可在旅行者和摄影师的眼中,这些越传统,越神秘的事情,却越发的有意思,正午时分,祭祀时间到了。年迈的神婆坐在厅堂正中,大声地诵读起了经文。许多在一旁打下手的妇人们也忙碌了起来烧香的,磕头的,准备祭品的,大家忙做团。此时,受到邀请的男子们也开始准备杀猪供奉。念经声,猪叫声,男人们的吆喝声汇聚在了一起,活像一出正在上演的大戏。

相机的快门咔嚓咔嚓的响个不停,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此被捕提了下来。

民俗节日的拍摄:

如果摄影者带着相机出门,又想玩,又想见个新鲜,却又要不停的拍照,那么民俗摄影就是一个最佳的选择。通过互联网,可以搜集到各个少数民族的诸多节日,时间均为农历所以每年的公历时间是不一样的,需要自行计算。选择一个自己适合出行的时间然后在此时间内寻找适合的节日去参加,或者索性前往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里,说不定就能碰上一些鲜为人知的节日或者是民俗活动。

如果决定长途跋涉前往去参加一个民俗的节日,最好提前几天就住进当地的村落,先对此事有一个事先的了解和准备,说不定一些意想不到的画面就迎入了你的相机里。既是专为节日而去,那么器材一定要带全,千万不能在关键的时刻“掉链子”。

如何拍摄出一组优秀的民俗图片:

1、盛大的节日往往十分热闹,会有许多东西在吸引你的注意力,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心潮澎湃,哪热闹往哪凑,而需要冷静的思考,我需要拍什么,什么才是今天的重点。

一幅偶得的作品,就在我专著于那些年迈的老妇人烧香祭拜之时,忽然转身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呆呆的望着那些个整齐排放在地上的竹筐(整齐的竹筐里,装满了各家各户自己家里的祭品,等待树神前来享用)。我便立即转身将这一画面拍了下来。年幼的孩子对此还一无所知,可能,等她们长大了以后,这样的祭拜活动已经只是儿时留下的一点记忆罢了。

2、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乍听这话,似乎有点悬,为了一个摄影,怎么还需要如此紧张。其实不然,一个大的民族活动,必然会有许多点都值得去拍摄,可能之间会有短暂的时间差,对一个只看热闹的观众而言,随便看一眼可能就够了,而一个摄影人,必须抢在众人之前去拍摄,才不会错过这一个个接踵而至的精彩镜头。

为了祭拜神灵,村里的男人们前来杀猪而与祭拜的地点并不在一起,当我正专注于拍摄妇人之时,忽听到隔壁高墙外男人们的大声吆喝,紧接着传来猪的声声嚎叫,转身一看,已经有几个人向发声的地点跑去,我便也紧随其后,跟了上去,结果拍到了这一生动的瞬间。

3、一定要想方设法,在活动中打听到一些在现场及现场外可能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对丰富一组图片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在准备供奉时,我正与一位妇人聊天,正说的起劲,突然她要起身告辞,好奇之下,我便问了一句:“这里的活动才开始,你这是上哪里去啊?”她转回头来冲我神秘的笑了笑,“去不去?想去就跟我走!”充满好奇的我起身便跟上前去。只见妇人从家里拿出了大把的香和纸钱,冲着村里的神龛走去。原来傣族有一个讲究,平日里女人是不得接近神龛的,恰逢扫寨,女人们可以带着香火,纸钱,前来单独祭拜,为家里的亲人祈福。

能拍上此图片,可能是运气所致,但要是没有那最后的一句话,可能就没有现在的图片。

4、如果要前往一个民族村落进行拍摄,最好事先了解一下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少数民族在许多事情上都是会有一些禁忌的,这个要格外注意,你尊重了别人的习惯,别人才有可能为你提供更多的拍摄便利。

前往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可能对你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当地人说话很不容易听懂,当他们看到一个陌生人手持着相机不停的向他们“扫射”之时,势必会遭到他们的反感。甚至会发生一些更加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对当地人保持微笑即使语言听不太清楚,但一个微笑可能会化解所有的麻烦。老人迎面走来我就一直冲她友好的微笑,她也冲我善意的笑着,正当她走到画面的一侧,背后露出了象征傣族的大旗时,我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她没有发出任何的怨言。

5、深入仔细的观察,可能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就被你的镜头发现了。

在扫寨节日上拍摄人物时,忽见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牙齿乌黑,嘴唇血红,乍看上去,还有几分诡异,是否是因病所致,也没敢多问,可在拍摄了一段时间之后,却见另一个老太的嘴亦如此,便心生疑惑,莫非其中有什么?当询问老人后才知道,原来当地的傣族妇女,逢节庆喜事,便要嚼一种特制的烟把自己的牙齿染黑,在她们的心里,黑齿是最漂亮的。

嚼芦子,当地人都这样说,是许多老人

多少年养成的一种习惯,烟丝掺着石灰粉,芦子,以及一种叶状物熬制成的膏混合放入嘴中咀嚼,之后牙齿就会发黑。在许多年前傣族人结婚的时候,新郎若是见到自己的新娘牙齿是白色的,就会被旁人耻笑,傣族人的概念中,黑齿姑娘才是最美的,之后,只要在傣族人过节之时,老妇女们都会时不时地咀嚼此物。

细心的观察,对于拍摄好,并且拍摄深入一组民俗图片至关重要。

6、在任何时候,相机都要随身携带,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幅好的画面就出现在你面前。

如果没有携带三角架,天黑了就不用携带相机了?这种想法对于摄影人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全村的傣族妇女聚集在一起吃祭天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天空还有一丝的光线,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可我在吃过晚饭后,还是决定带上相机过去看看,结果事实证明了这是对的。

7、使用摄影的语言深化主题

神秘的神婆。利用虚化的背景和前景的一束烛光表现了这个从事神秘“职业”的神婆。给人以遐想之感。如果直接拍摄上去的话,可能表现力就会大大的减弱。神灵是许多人都避讳的东西,用前景的一束纸花来进行衬托,反而让人觉得更容易接受。

部分民俗节日

1、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在大理古城西门外的三月街上,人们汇集于此,交流物资,届时还有赛马对歌等有趣的民俗活动

2、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此活动届时会在每一个彝族村寨里举行,场面十分壮观。

3、景颇族:目脑纵歌会,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届时所有的景颇族将会穿上挂满银器的服装,彻夜欢歌。

4、傣族:泼水节,阳历的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五日之间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及傣族村落里。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届时人们会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5、傈僳族:澡堂会,农历正月初三。地点位于云南省怒江州州府六库以北十几公里处。天然的温泉喷出滚滚热浪,人们一面聚集洗澡,一面喝酒欢歌。

部分民族禁忌:

1、在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2、彝族饮食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

3、到景颇人家里做客,进门后必须脱鞋,到晒台处,则在过道门前脱鞋。进屋后,忌在房内久站不坐,应该按一定位置入座。若有人告辞,忌其他客人抢坐其位,忌客人背对茶桶而坐,因制作茶桶时用牛祭过。禁忌随意泼倒脏水、废物,倒洗脸水,吐痰、解手均须问清方向。在该族人家留宿,未经主人同意,忌挂蚊帐,尤忌在供鬼处挂蚊帐。

4、傣族: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如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火塘的三角架上跨过。

5、傈僳族忌客人进门后从前门直走到后门,认为这样是不吉利的。忌拄手杖进家门。家有客时,忌扫地,忌洗脸。杀鸡待客时,忌妇女切肉。

在旅游拍摄期间,遵守各个民族的禁忌,这对当地人是一种必要的礼貌,可能换来的回报会是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推荐访问: 揽胜 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