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价格机制,,,,彻底解决电荒

2022-03-15 10:01:59 |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电荒”现象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由于价格机制不顺,包括电网与电源企业利益分配失衡,火电与新能源价格、电煤与煤电价格、高油价与电价、电价与CPI等机制的不协调。只有理顺价格机制,才能彻底解决电荒危机。

【关键词】电荒;价格机制;新能源价格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power shortage"phenomenon intensified.Mainly due to the price mechanism ueasonable,including the power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business interests and power,thermal power and new energy prices,coal energy prices and coal prices,high oil prices and electricity prices,electricity price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PI and other mechanisms.Only rationalize the price mechanism to solve the power shortage crisis.

KEYWORD:Electricity shortage;price mechanism;new energy price

1.电荒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电荒”现象愈演愈烈。2003年7月至10月期间,国家开始大面积的拉闸限电,开始出现“电荒”,2004年,全国拉闸限电范围进一步扩大。至2004年7月份,共有27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就拉闸限电80多万次,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3000万千瓦。随后每年在用电高峰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荒”现象。

2.电荒的原因主要是机制不顺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近年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产业发展失调,国内一些高能耗企业乘机发展壮大,这导致了用电负荷的大幅度增加。

但是电价机制的不顺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诸如电价与煤价的联动机制始终不能落实、水电、其他新能源发电价格与火电定价的不合理,等导致电力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

国家的能源发展政策导致的电价机制不合理。各种能源中采取区别定价的上网电价机制,国家大力鼓励风电、光伏能发电,上网电价高达1元至4元不等,这远远高于目前市场的用户购电价格,以燃煤为主的火电上网电价普遍在0.45元左右,以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油价、电煤、人员工资上涨等已经导致的发电也连续亏损超过600亿元、,与此同时,目前技术成熟的、现实可开发的、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水力发电的上网价格却是最低,导致了水能资源蕴藏量占据世界第一位的我国水能资源开发远远不足,每年任由可供几亿千瓦装机容量的水能资源白白的流逝,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在合理的电价机制下利用起来,将会极大缓解目前的电荒。

3.理顺机制,彻底解决电荒

3.1 理顺电网与电源企业的不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近日媒体和网民质疑国家电网的声音越来越大,认为电网暴富是电荒的主因,整个电力行业营业收入的65%让电网一刀切走了。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了发电企业全面亏损,而电网企业却旱涝保收。媒体频频曝光电网企业高福利、高收入的情况,在闹市中心的豪华装修的传达室里吹着空调、在开心农庄尽情偷菜电网公司的后勤保卫人员每年工资超过10万元,而在荒无人烟的大山密林深处,在严寒酷暑中一刻不停的监视着发电机组、控制表盘的、具有多年专业技术水平的水电站发电运行人员的每年工资却低于3万元。同样是电力企业,只是处于不同的流程阶段,为什么电网企业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利润水平,而处在产业链下游的发电企业却无法维持生存?

3.2 理顺水电与煤电价格机制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89亿kw,技术可开发量4.93亿kw,占全世界的20.75%,年平均总发电量2.26万亿kw·h,居世界首位。

按照目前的水电上网电价水平,目前华中地区水电上网标杆电价江西每度0.3元,湖北湖南每度0.33元,四川省是每度0.28元,而火电上网电价是0.45元,每度电上网电价相差0.15元。我国小水电资源丰富,但是,已开发占可开发的比例还不足60%,而且,大部分装机60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都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状态。作为清洁能源的水电上网电价,为什么要低于高污染的火电?如果将水电的上网电价上调到跟火电同价,那么可以提高水电企业的开发积极性,短期内水电装机可以达到5亿千瓦,这就可以大大化解目前的用电紧张状况。

3.3 煤炭价格与煤电价格机制

电力供应“淡季不淡”的事实揭示出相当多的深层次矛盾,“煤电一体化改革”、电力生产结构、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在这场“电荒”中有所反映。

煤电联动机制启动的关键制约因素是目前国内面临的通胀局势,电价影响到各行各业,要想进行调整,阻力颇大。电荒产生的根源是发电企业,特别是火电企业的原料­­­——电煤已基本实现市场化,但卖给电网的电价却没有实现市场化,基本由垄断的电网企业来掌握定价权。因此,一旦能源价格上涨,发电企业就承受不住了,于是部分企业就通过停产检修等方式来减少亏损。因此,要解决电荒的问题,关键是解决电网垄断,而后让煤价与电价同步市场化。不理顺机制,仅仅用涨价来应对“电荒”只会是徒劳无功。

3.4 理顺新能源价格与传统电价的价格机制

目前,各地光电上网电价差异较大,在4元/千瓦时—1.09元/千瓦时不等,我国光伏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理想的政策体系应是对光伏制造业和发电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对研发机构进行补贴,对并网企业制定分类、合理、优惠的固定上网电价,对离网企业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补贴。如果光电上网电价定得太高,电网分摊部分就较多,负担较重;定得过低,投资商又会亏损。

单纯的价格补贴导致了市场的不健康发展。近几年,各地纷纷加大光伏能和风力发电的投资,大大增加了电网企业的补贴负担,而技术上也没有取得预期的重大突破。国家制定政策的本意是想利用价格杠杆,推动市场竞争机制。但实际的运作情况却是很难奏效。应该采用奥运体制,集中国家人力和财力,动员国家的力量,这样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占据国际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

3.5 理顺高油价对电价关系

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政府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2001年11月开始,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根据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立即导致国内油价的变化。这一点上说,可以说是国际国内实现了价格接轨。

但是,油价接轨并未导致相应的产业链的国际接轨。石油的燃烧值约等于46000kJ/kg由于各地产的石油密度不同,一桶石油重量各不相同大部分在140千克左右,那么一桶石油产生的热量为6440000千焦原油发电效率最高达到38%,那么发电2447200千焦,也就是约680度电。2001年国际油价水平大概是26美元每桶,而当时的上网电价就是火电每度0.35元,水电上网电价每度0.26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史上首次突破50%。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0.06%。也就是说国内生产的那一部分原油价格也跟国际市场立即接轨了,为什么中石油和中石化可以执行这样的价格,保障其销售利润。而同属于能源行业的煤炭企业、发电企业却备受抑制,价格被束缚住呢。显然是说不通的。也就是说,公平的价格机制应该是全方位的放开市场调节机制,而不是部分开放,而另一部分管住。

3.6 理顺能源与CPI的关系

和油价上涨同出一辙的是CPI指数上涨的压力。发改委严控电价上涨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国内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的压力,担心一旦电价上涨了,必将导致各种工业品价格上涨,因为电是构成各种工业品的重要生产成本之一。

然而多少年来,各种生活消费品的物价已经一路高涨。猪肉价格已经从2003年的6元每斤到目前的12元每斤,整整翻了一番,大米的价格也从1元一斤涨到了二元一斤。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一万两千四百二十二元,到2010年达到32736元,几乎是增加了三倍。各种消费品价格上涨,但是同样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能源,电价却一直没有变动,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发电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况。火力发电企业的主要成本是煤炭和工资管理费。而煤炭企业的主要成本是人工工资和运费,这么多年来,工资和运输成本连年大幅度上涨,而终端产品的电价却一直不能同步上调。

参考文献:

[1]淡季“电荒”倒逼电力体制改革[OL].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10513/4018789.shtml

[2]解决电荒的改革动力在哪里?[OL].http://news.sina.com.cn/pl/2011—05—23/143522514438.shtm.l

作者简介:李劼(1964—),女,江苏南京人,大唐南京发电厂注册安全工程师。

推荐访问: 理顺 彻底解决 机制 电荒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