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中的设计语言探索

2022-03-13 09:50:14 | 浏览次数: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古典书籍的装帧与保存是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我国古代就有针对书籍装帧开设的研究,积极尝试各式各样的设计语言,创新形式与内涵,实现古典书籍的装帧精美与查询方便。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古代书籍装帧中的设计语言进行分析,探究古典籍装帧中的设计语言运用情况。

关键词:中国古代;书籍装帧;设计语言;探索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融会上下五千年,之所以传承与发展,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装帧到位与设计合理。通过对我国古代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早在古代就有书籍装帧艺术,并且在一定程度下形成研究领域,为书籍的保存与查阅提供了方便。在古代书籍的装帧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语言设计的痕迹与雏形,本文就针对古代书籍装帧中的设计语言进行分析,探究实现字体设计展现装帧艺术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1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态分析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积淀,我国的书籍也经历了由“殷商”时期到“纸质书”的转变,最早的书籍形态是龟甲、兽骨上刻有的象形文字,可以认为是最早的甲骨文,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作为最早的文字雏形,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多个朝代的变更,人们对书籍的研究不断深入,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大大促进了纸质书籍的发展。从书简、裂帛到纸质书为止,我国的书籍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书籍的整体形式。当时比较流行的小说、戏剧等都设计了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形印刷清晰,为世人所惊叹。到明清之际,线装书基本成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随着西方照相排版技术的引入,我国的书籍开始注重装帧,出现最早的装帧设计语言。书籍作为文化的传承物,在产生初期就定义了自己的属性。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与意识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也有所改变,这直接导致阅读习惯的改变,书籍的设计也随之发生改变。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书籍装帧我们可以看到书籍内容改变,装帧形式改变,在设计语言上也进行了创新。在古代,鉴于统治阶层推行的“天人合一”思想,我国的古代书籍在装帧设计上更趋向于自然,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典籍在装帧设计、装订形式与内容排版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语言的设计分析

在设计语言上,我国古代书籍更加注重本土化语言的发挥。注重本土化的装帧设计风格。所谓的本土化装帧设计风格是指从本土语言、既定的生存环境等客观因素中探寻西方不切实际的设计理论,突破西方装帧设计中“初语言”的局限,重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并将其积极运用于书籍的装帧设计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化的装帧设计语言是亟须开展与推广的工作,在实际的研究中应该重点加强对“本土语言”的回归与理解,并尝试在新时期环境下,将本土语言的优势发挥出来的同时,适当的结合时代语言特色,进行书籍的装帧设计。西方文明是不同于东方文明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的文化形式是不小的冲击,在面对这种种冲击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性看待外来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选择,保持住本土化的固有设计语言与装帧形式。在发扬本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本土化设计语言的回归并不是对古代典籍设计语言的复制,更多的是加工与创造的过程。只有以宽广、容纳性的治学态度来进行组合影响与语言设计出创新,才能实现古代典籍的装帧形式及设计语言研究更加深入。随着科学的发展,古典典籍的装帧设计语言要学会与时代结合,从现实的文化设计土壤中汲取营养,还原设计理念,找到中西结合点与古今中外结合点,从根本上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中国古代典籍装帧设计的语言设计理念回归与现实设计思想的融会,理论联系实践,创造更多的设计语言。

3 材料形式对书籍装帧形式中设计语言的影响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在工匠、艺人、画家、作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古典典籍的装帧语言设计方面经历了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成熟的过程。无论是宗教还是文人作品,无论是民间艺术创作还是宫廷美术都体现出相似的变迁过程。一致性产生的原因更多的归结为使用材料的一致性,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设计与装饰材料,可以说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设计材料,而同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显然就存在一致性。材料对古代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语言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新时期时期,最早的书籍装帧艺术莫过于彩陶,从新时期时期一直延伸到殷商时期,这是最早的设计语言体现。在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皿,各式各样的帛画到汉代的著名雕塑作品,语言逐渐找到固定的发展形势与出路。唐宋时期,剪纸艺术流行,年画作品极具观赏性,这些都是本土艺术语言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书籍装帧艺术的图像形式与表现模板。早期,吕敬人就研究设计了一种装帧语言,在《绘图金莲传》中,其设计紧紧抓住了中国特色,借助中国传统的服饰形式,展现中古文人的思想意趣及历史文化发展演变。可以说是对生活状态的最完美揭示,在进行书籍的装帧时其运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装帧艺术发挥到极致。

4 本土图像元素与中国装帧语言的融合分析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特定思想内涵的象征物,特别是独特的纹饰与图形,成为中华艺术史上的瑰宝。常见的有图腾信仰、几何饰物、植物动物象征等。此外,在民间进行流传的典故与成语也为古代书籍装帧形式及设计语言的形成提供了思路与途径。我们经常见到的形象有莲花与鲤鱼,这两种形象分别寓意连年平安与年年有余。此外,岁寒三友——梅竹松十分受文人青睐,象征着纯洁的品质与忠贞的友情,在文人作品集中常有体现。喜鹊与梅花象征着喜事连连,三阳开泰象征着吉祥与幸福等,这些独特的意象象征为我国的书籍装帧形式及设计语言提供了新思路与可借鉴之处。

5 固有思维方式对中国估计装帧设计语言的影响

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是“完整、虚实、感性”的,在这种理念与思维的支配下,其书籍的装帧设计也自然带有相似的设计意味,古代太极的阴阳两性,抽象多于具体的青铜花纹设计都是虚实思想的精髓。在思想的干扰下,中国的古籍装帧语言设计都局限于求完整、求抽象,求感性的客观性要求。

6 结束语

中国的书籍装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书籍装帧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纵观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我们不难发现其古朴、典雅,兼具实用性。通过对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与设计语言的演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理念、图形及材料是影响装帧设计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书籍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纸质书在电子书籍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没落,但是毫不怀疑的是纸质书籍不会被电子书籍取代,相应的对书籍装帧设计要求就更高。在今后的书籍装帧设计中,我们要积极发挥书籍设计的固有优势,在集成传统典籍装帧艺术语言亮点的基础上,积极融会时代,赋予其时代特性,注重设计语言的形式多样,注重装帧设计材料的多样,积极做好书籍的装帧及语言设计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艳华.论中国当代书籍形态设计的新理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 张少泉.谈“寻根求源”的思想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J].社科纵横,2008(11).

[3] 于静.论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多维空间概念[D].辽宁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罗燹瑕(1982—),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推荐访问: 中国古代 装帧 探索 语言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