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控“糖”攻坚战

2022-03-13 08:29:05 |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约有1亿糖尿病患者,患病总人数在全世界居首位。全球每4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中国每10个成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的是,约60%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中国未来的糖尿病问题还会持续并加剧。这首先表现在糖尿病患病的低龄化趋势。与25年前相比,我国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增加了几十倍,总率达到了14.5%,而超重和肥胖将使患糖尿病的机率大大增加。相对于大城市地区的人群而言,现代农村面临的问题是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医疗设施的不足,因此,糖尿病对农村居民的威胁更大。我国目前已有约4300万农村糖尿病患者,接近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之半。

及早诊断、有效干预以及规范管理糖尿病高危个体和潜伏的糖尿病患者,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进展的最有力措施。

及早诊断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简称HbA1c)反映患者近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是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1c小于6.5%被视为血糖控制的理想状态。HbA1c与点血糖相比更具稳定性,与糖耐量试验相比更具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因此,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推荐HbA1c大于 6.5%作为糖尿病新的诊断切点,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中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效率。因存在种族差异,HbA1c大于 6.3%可能是适合中国人群糖尿病的诊断切点。随着我国HbA1c的测定方法统一化、国标化的推进,国人HbA1c作为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的制定亦已纳入议事日程。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经历了30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的饮食习惯已转型为营养过剩的高能量饮食方式。高碳水化合物、高盐、高脂、低微量元素等精加工且不合理配比的食品,以及日益减少的运动量共同蚕食着我们健康的身体。防治糖尿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一整套的干预方式,控制饮食、适量摄入主食、注意营养均衡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均旨在帮助患者全面改善身体状况。而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坚持改善生活方式。进行持续且有效的生活方式调节包括三要素:逐步改变而不急于求成,做好规划并及时调整,自我评估且积极沟通。

正确的血糖自我监测

及时并正确的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病情的掌控、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血糖的自我监测因人而异,但不外乎三点:监测的时间点、频率以及控制水平。但事实上,在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之不规范,足以影响糖尿病的总体控制水平。城市三级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仅半数自备血糖仪,而社区患者中低至13%。即使自备血糖仪,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次数远未达到《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推荐的标准。即便是经过住院的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监测的频率也仅有20%达标,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则更低,仅为3%。但在血糖监测频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拥有自备血糖仪的患者其血糖控制仍远优于无血糖仪的患者,至医院就诊的次数也更少。因此,加强血糖自我监测的患者教育,落实指南中血糖监测的各项指标,才能实现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

编后语:

作为主要从事糖尿病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的专家,贾伟平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懈钻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服务”。贾伟平带领所在团队,近10年来坚持为社区负责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专业培训,制订“糖尿病无缝化管理指南”,提供社区疑难糖尿病患者的转诊平台,对社区糖尿病及高危患者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等,通过“医院——社区”全程无缝管理,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到社区,提升基层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规范诊治流程,优化治疗方案,持之以恒地管理好社区糖尿病患者。

经过这一项目管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从8.9%上升至31.7%,试点社区居民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至90%,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实现慢性病的“提前预防”、“及早发现”和“科学治疗”。

这一项目已被卫生部认可,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作为典范向全国推广。

推荐访问: 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