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心智模式的教师团队管理研究

2022-03-12 10:28:46 | 浏览次数:

一、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概念

心智模式的概念来源于认知心理学,是指个体对环境及其所期望行为的心理表征,简单的理解,就是个体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或知识库。心智模式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的认识、辨别、评估、接受、内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的。它影响我们怎样看待周边世界,并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动。因为这些“想法”都存在我们的心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称为“心智”;过去的经验形成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它不易察觉,不易改变,故成为“模式”。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将心智模式定义为: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图像或印象。

目前引用最频繁的是Rouse和Morris于1986年提出的心智模式的定义,他们认为心智模式是人们借以描述系统目标和形式、解释系统功能、观察系统状态以及预测系统未来状态的心理机制。心智模式能够帮助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事件发生的目的和现状进行描述;能够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能够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面对外界环境,通过心智模式对社会事件的三类活动(描述、归因和预测),个体将做出适应性的行为选择,行为的结果一方面检验了自身的心智模式;另一方面,结果所反馈的信息能充实和扩展原有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主要有两个层次:个人心智模式和团队心智模式。两者之间的交集即为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式。Cannon-Bowers和Salas最先将心智模式的概念由个体层面扩展到团队层面。他们将共享心智模式定义为团队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与信念结构,它使团队成员能够对团队任务形成正确的理解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任务和团队其他成员的需求。Klimoski和Mohammed认为,共享心智模式是指团队成员共享的关于团队相关情境中关键要素(包括有关任务、设备、工作关系和情境等)的知识有组织的理解和心理表征。Caldwell和Swaab认为,共享心智模式能够使团队成员对问题有共同的理解,并为团队成员分析理解新观点、概念、政策以及促进团队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和信念体系结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是教师团队成员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与信念结构,它便于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队活动的协调合作,并能使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预期团队任务,从而自觉协调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团队任务和团队其他成员的需求。

二、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影响因素

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那些能够使教师团队成员形成较为一致的心智模式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这是影响教师共享心智模式的一个潜在因素,例如学校对教师团队的重视程度,个体主义或者集体主义的文化取向等因素影响教师团队运作,进而影响教师共享心智模式的建立。

2.团队因素。团队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教师团队成员的构成。团队成员的同质性(性别、年龄、个性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是一个重要因素。Rentsch与Klimoski验证了团队成员的同质(如成员经验、教育背景等)程度越高,心智模式的一致程度也越高的假设。所以,在选择教师团队成员时,选择那些背景比较相似、价值观和工作习惯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产生相似的心智模式。②团队组成的方式和规模。教师团队组成的方式对教师共享心智模式会有影响,教师为了一个共同的教学任务自发组建的团队要优于上级指派人员组建的团队。团队规模和共享心智模式的相似性呈负相关,Rentsch与Klimoski验证了这一假设。③团队任务的特征。教师团队任务的特征会直接影响教师共享心智模式。比如,简单的教学任务使教师个体的心智模式较容易形成,从而也促进了教师共享心智模式的构成;而当教学任务复杂性增加时,教师共享心智模式就没那么容易形成了,教师共享心智模式将会决定一个教师团队的绩效高低。当然,教师团队教学任务的互依性高低也将直接影响教师共享心智模式。④团队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教师团队的初步形成阶段很少存在共享的心智模式,而只有到教师团队走向正规化和成熟阶段才会存在共享心智模式。Levesque等认为,共享心智模式会随着团队运作的时间而提高。而有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式并没有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得更为相似,而是随着团队运作的深入、角色的细分、团队成员之间交流的减少,降低了共享心智模式。

3.教师团队领导者。由于领导者在团队中的特殊地位,其行为对团队的运作有很大影响,同样对共享心智模式的建立也影响很大。Marks等人的研究支持团队领导者的行为对共享心智模式达成的重要作用。Cannon和Edmondson研究了团队中团队成员关于失败的共享信念,即团队中的成员对于怎样对错误和失败作出反应有一些潜在的共享信念,然而团队领导者的示范和有效指导行为会促使团队形成一致态度,促进团队学习,并对团队绩效具有影响作用。

4.沟通、培训和反馈等活动。这类活动能够使教师团队成员内隐的心智模型外显化,并有机会对团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工作方式和团队成员的专长形成共同理解。有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比较密切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共享心智模式的建立。培训也是建立共享心智模式的一种手段,许多研究表明交叉培训(cross-training)能促进共享心智模式的建立。有研究者采用情境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任务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给予反馈更加有助于共享心智模式的建立。

三、共享心智模式对教师团队管理的启示

当教师团队中发展出分享性较强的心智模式时,团队成员对团队教学目标及任务的信念和知识分享的程度就会较高,这样会对团队运作和团队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教师团队共享心智模式能够提高团队成员之间沟通的质量,缩短对共同教学任务的理解时间,并会降低破坏性冲突的可能,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可行策略。因此,教师团队管理必须加强塑造教师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式。

1.保持教师团队构成的合理性。首先,教师团队规模不宜过大。因为规模过大不利于教师进行沟通、互动和协作,进而也不利于教师共享心智模式的形成。其次,注意保持教师成员在经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同质性和在知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兼容性。研究表明同质性和兼容性程度越高,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分享程度也越高。最后,还要注意教师团队组成的方式,根据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有利于教师共享心智模式形成的团队组成方式。

2.加强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沟通和互动是影响团队运作的重要因素。教师团队成员之间开放、密切的沟通和互动可以促进他们对彼此的知识、技能的了解,并有助于他们对教学目标、任务以及工作方式的共同理解。实证研究也表明团队共享心智模式的共享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互动过程。鉴于此,教师团队成员间的角色差异不宜过大,因为当角色差异增加时,团队成员间的互动会减少,教师共享心智模式的共享性也会相应减弱。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团队互动训练等有效干预方法来提高教师团队成员沟通与互动的质量。

3.建立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信任也是影响团队有效运作的一个重要变量。研究发现信任与团队绩效、团队成员的满意度及承诺等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建立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的氛围也有助于形成对教学任务情境的共享认知。研究表明团队中信任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如能力、正直等)和管理实践因素(如信息共享、工作支持等)两方面,并且后者对信任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教师团队领导者应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积极进行教师团队信任管理。

4.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所谓“搭便车”是指在团队中,一些人不付出努力或只付出很少努力而获得与其他成员同等的收益。在一些教学任务情境中,由于同一团队的所有教师成员将获得相同的成绩,因此很可能出现只有一部分教师付出时间、精力来完成任务而另一部分教师没有付出足够努力的现象。教师团队中若存在“搭便车”的教师或行为无疑会对其他教师的积极性造成极大损害。“搭便车”现象越严重,教师团队成员越难和谐、默契地协同工作,不利于形成良好教师共享心智模式。

5.充分发挥教师团队领导者的积极作用。由于领导者在团队中的特殊地位及其行为对团队运作的巨大影响,因此团队领导者对共享心智模式的建立和达成也具有重要作用。团队领导者的示范、指导行为以及与团队的有效沟通会促进团队成员形成一致的态度;当团队面临新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时,团队领导者的有效指导能够促使团队成员更快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形成共享心智模式,最终提高团队绩效。

6.建设共享型教师团队文化。团队文化作为团队成员心目中有关团队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不仅会影响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而且会影响团队的目标、决策及思维方式。共享型教师团队文化一方面要求教师团队领导者具有鼓励知识共享的理念,积极为团队营造一种全员共享知识的氛围;另一方面也要求所有教师团队成员树立以合作促使竞争、以竞争促使合作的信念。有着知识交流与共享文化的团队,其成员就会将彼此之间交流、分享知识和想法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无疑有利于良好共享心智模式的形成。

(责任编辑 刘永庆)

推荐访问: 心智 团队 模式 教师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