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我将是金领中的金领

2022-03-05 08:13:58 | 浏览次数:

大学四年,如鱼得水,我沉醉在数学的乐园里自得其乐,学分轻松挣到手。有点闲暇,还与同宿舍的兄弟们用数学方法计算出谁是我们班最漂亮的女同学。

但是,一转眼,我就毕业了,几次不成功的面试,害得我的就业成为未知数。漫长而痛苦的找工作经历,让我备受煎熬。那些用人单位仿佛都对我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专业集体失明,让我不再敢奢求就业专业对口。在求职无果的第三个月,我开始慌不择路。

为求生计我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应聘过医药公司的药品推销员,因业绩不佳,一月后被末尾淘汰。去一家图书公司做校对,逗号、句号、省略号;定语、状语和补语,搞得我异常头痛,无奈向老板请辞。去培训学校做教务,职责是采购,不擅讨价和还价,没过多久再次请辞……这期间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是家具厂的业务员,是我一位远房亲戚给推荐的,推荐理由是我数学好,可以在帮客人设计图纸的时候算算清楚。当时在门店里,我成天拿着一把尺子在白纸上为不同的客人画简易的设计图,从大衣柜、五斗橱到鞋柜……我把那些柜子画成我热爱的各种几何图形,然后在上面标出长宽高多少厘米。平心而论我画的设计图还是非常专业的,但因为笨嘴拙舌,业绩基本垫底。每月拿着那个清瘦的钱包回家跟老妈交生活费时,她总是摆摆手:“算啦,等你多挣点吧。”有一次听见老妈跟人拉家常时叹气:“唉,我儿子啊,小时候多聪明的孩子,去学个啥应用数学,能数那么些数,有啥用!以后你们家孩子千万别学数学专业,出来工作真不好找!”旁边阿姨听罢鸡啄米一样点头:“就是,就是……”

虽然工作不理想,我却一直没放弃理想,哪怕是最落魄的时候,我也一直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因此,我一直没有冷落自己的专业,一方面因为与生俱来的热爱,另一方面总觉得什么时候能用得上。

机会,像一道闪电在某个看似平常的下午突然照亮了我。那天晚班,我一如往常,一边看书一边等客上门咨询,没翻几页,一对中年男女进了店,我赶紧放下书,迎了上去。我根据他们的要求耐心地进行了介绍,还认认真真地画出了简易图纸,当我毕恭毕敬递上图纸时,不想那位男士的眼光却突然落到了我衬纸用的专业书上。

“咦,你还看这种书?”他满是疑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我的专业书。”

没曾想这一问一答间,我的命运正悄然发生改变。

话题从家具转到了数理统计,他很健谈,眉飞色舞地为我讲起了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的“精算师”,从“精算师”的历史、工作特点到职业前景,他的话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滔天波澜。

精算起源于英国,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一门运用概率论等数学理论和多种金融工具,研究怎样处理保险业以及其他金融行业中各种风险的学科,被视为现代保险业、金融投资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基石。而运用精算方法和技术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就是精算师。他们是评估未来经济活动财务风险的专家,是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投资学等技能于一身的高级人才。

一般说来,精算师可以涉足投资、证券、人口分析、经济预测等领域。现阶段我国精算师的工作范围一般集中的商业保险业,他们主要从事产品开发、责任准备金核算、利源分析及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等重要工作,确保保险监管机关的监管决策、保险公司的经营决策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说简单点,他们的工作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统计相关资料,用数理方法设计出被保险人的疾病、伤害、失业、退休以及财产等事故出现的概率;再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计算出投保人应缴纳的费率以及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所应得的金额;当然还要评估保险基金的投资利润和准备支付的保险支付款,等等。

纵观全球的各种职业,精算师在任何国家都是一种炙手可热的职业,美国的职业评级中就将精算师评为最好的职业。精算师的身价很高,被称为“金领中的金领”,目前在国内实力雄厚点的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年薪一般在四五十万左右,有经验的则会高达百万,甚至更高。

薪酬是很诱人,但是,要想成为一名精算师,却并非易事。首先必需掌握一些基础课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保险学和风险管理等。不仅如此,由于精算师所从事的是经济领域的职业,因此经济学修养是必需的,会计、金融、经济学和计算机是必备“内存”。另外,精算师还要求掌握语言表达、商业写作等知识。最最关键的是取得精算师资格必需通过一些科目的严格考试,并获得精算组织的认可。

临走,那位中年男士送给我一张名片,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伙子,不要浪费了自己的专业。”我手上攥着那张名片,怔怔地看着他们远去,好半天没有动弹。

他们的单子是我在家具厂的最后一单,随后,我去咨询了精算师的报考条件,开始着手准备“准精算师”考试的基础课程。同时,我也没有放弃自食其力,去一家保险公司应聘,从最底层做起。

工作很忙碌,学习很辛苦,但是我却感觉到毕业之后久违的快乐,到今年春天,我已经通过了一半的科目。身边的朋友恭维我,说我是用最短时间攻下这么多科目的数学天才,心里虽美,却也清楚,为那些斩获我放弃了魔兽、放弃了美剧、放弃了K歌……“做金领中的金领”,这个理想实在是丰满,让我不敢随便挥霍了自己的天赋。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幸运的,在万般无奈中,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贵人的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回顾故事主人公的求职经历,他是以一种碰撞实践的方式,探寻专业与职业的最佳联系模式。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部分是通过学校学习获得的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另一部分是在工作后通过经验积累获得的应用性技能。

简而言之,专业是学业类别,职业是工作类别,就目前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可以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四种:

第一,专业与职业贴合

此种关系为个人的职业发展一直在所学专业的领域范围内,工作的职业符合所学专业,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理想状况,就像是一对一的专一爱情,一个专业对应一个相应的职业目标,始终如一。一个人如果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走上对口的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适应工作要求。将专业与职业完美结合,并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大有人在,比如我们熟悉的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袁隆平就读农学系,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农业科研,成为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如果高中生在中学阶段就根据自己的性格与兴趣预定好未来的就业方向,并就此主动做好学业规划,未来的职业之路就能够走得更顺畅,学以致用是最符合经济效益的个人发展原则。

第二,职业包容专业

以专业为核心选择职业方向,职业发展受专业水平的很大影响,但所需知识能力超出所学专业领域,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需要不断进行提升。能被职业包容的专业比较多,比如人们常说的“宽口径”专业,这样的专业能对应不止一种职业,这种情形下专业好似一个轴心,可以对应多种职业,但这些职业都需要所学的专业知识作核心支撑。比如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高校的英语教师工作,这一职业需要基本的英语专业能力作为基础,与此同时,因为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要根据学校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学习相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胜任工作。

第三,专业与职业交叉

是指所从事的职业运用到了专业学习中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想在该职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学习本专业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演而优则导的赵薇是此类关系最好的代表。赵薇后来从事导演这一职业,原来表演专业的知识积累,为其做导演铺垫了很好的基础,表演专业和导演这一职业存在一定的交叉,但要想做到两者的契合还需要进行导演专业的系统学习,因此赵薇在成名后,重返母校攻读导演专业的硕士学位,她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上的又一个高峰。

第四,职业与专业分离

个人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基本无关,所学专业可能作为个人发展的辅助能力,仍需培养与职业相关的能力。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他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属于理科,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他在求职之初,选择的销售、校对等职业都与他的专业相去甚远,如果他要想在这些职业领域有所发展,就必须重起炉灶,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而短时间内要补充大量行业知识并非易事,故事主人公的求职尴尬就不难理解。社会分工的细化,要求人才的知识技能越来越专业化,非专业人士要在非本专业的领域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与专业人士相比较而言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故此,在高中阶段就做好学业规划,力争让自己的所学专业与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密切关联,可以避免走故事主人公类似的弯路。

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分工的,这个社会分工就是职业。说复杂,是因为一个专业对应的往往是一类职业,而非一种职业。且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职业岗位要求的细化与融合,专业和职业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对应关系,造成高中生选专业,大学生择职业时出现种种困惑。但总体而言,一定的专业总是对应着一定的职业群,一定的职业岗位也总是要求相应的专业素养,互不相干的专业和职业关系,应该尽量避免。了解我国职业与专业的设置非常必要,应在选择专业之前明确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者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误打乱撞。

资料链接

职业分类:

1999年5月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 413个小类,1813个细类(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 商业、服务业人员, 其中包括8个中类, 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专业划分:

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科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级。学科门类是最大的学科,学科门类下设专业类,专业类下设专业,专业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高考招生志愿填报中的专业,指的就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目前,本科共有12个学科门类,其中理科4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科8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部分学科均可文、理兼报。

推荐访问: 金领 将是 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