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与茶道审美(上)

2022-03-04 10:08:06 | 浏览次数:

总结创造的。唐朝中叶的时候,喝茶的习惯已经相当普遍,不仅限于西南、华中、江南地区,甚至从中原传到了塞外。陆羽总结了历代喝茶的经验,提升了喝茶的道理,写了这本书。他最了不起的,是创造了二十四种茶具,规定了喝茶的仪式,并且赋予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使得饮茶成为一种愉悦的文化修养过程,可以提升饮者的精神境界。

自古以来,喝茶大概有三种方式。远古的时候,应该是生煮羹饮,把茶叶摘了,煮成汤,喝茶就跟喝菜汤一个道理。古人发现,茶有药用,有提神的作用,喝了之后,让人比较舒服等等,但是苦涩,所以称之为“荼”,就是一种苦菜。生煮羹饮这个习惯,到了隋唐时代就慢慢消失掉了,但是不代表没有,很多偏远的地方,依然有这个方法。第二种就是制团研末,为了保存摘下来的茶叶,就制成茶饼、茶团,有点像今天的普洱茶的制作法。古代保存的方式,还糊上米膏,或封上蜡。喝的时候,把外层刮掉,研成粉末,然后是煮,或者是调成茶膏,打成茶汤。我们发现,日本茶道的主流,还是所谓的制团研末。他们现在制茶,干脆就研成茶末,称之为抹茶。制团研末之法,大概始于魏晋南北朝时,隋唐大盛,宋朝走到顶端。日本在唐宋时期向中国学习佛法、茶道,抹茶就是这个时候传到日本去的,变成日本茶道的主流。日本茶道传统,继承了宋代的寺院茶道,基本上没有变,沿用至今。第三种饮茶方式是芽叶冲泡,把茶叶从树上摘下来,晾干,杀青,炒青,揉捻,烘干,用开水冲泡,这是我们现代中国人最主流的喝茶法。芽叶冲泡法成为主流,而备受文人雅士欣赏的时期很晚,是明朝建立以后的事。

陆羽的《茶经》大约是在八世纪中期出现的,《茶经》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以文献的有无来划分,《茶经》划分了茶的史前史和历史期。陆羽之前,没有这样的系统调查研究与记录,没有通盘探讨饮茶文化意义的专著,只有零散的文献记载,就是所谓的史前史。讲到喝茶的史前史,人类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我们并不知道。《茶经》说茶是神农发现的,当然是引述传说。神农是传说人物,你说是神农发现的,就等于说,我不知道是谁发现的,反正是了不起的文化英雄发现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乱吃,吃了毒草,后来吃茶,才解了毒。我们讲历史,没有历史证据,就不好这么说,只能说,传说神农发现了茶。而茶的原产地在哪里,这是古生物学家可以告诉我们的,野生茶原产地是在中缅印这一带。在中国西南、滇缅边境,以及孟加拉国的东北角,有野生的古茶树。不过,野生茶与喝茶的历史是两回事。我们知道,所有的植物,包括五谷杂粮,都有野生的物种,远比人类出现要早,你总不能说,饮茶的历史要追溯到恐龙时代吧。讲茶文化、茶饮历史,重要的,是在于人工采集、种植、栽培,人怎么发现、怎么驯化、栽培。我们发现,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最先把茶种植、驯化、栽培,变成一种饮料,成为经济作物。人工栽培的最早产地,可能是在巴蜀。近来浙江有一个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有一种植物很像茶,到底是不是茶,还在争论。日本提供的初步检测,认为很像茶,既然在人类居住地区发现,会不会浙江在远古时期也有茶呢?按照现有的考古资料以及上古文献,我们觉得可能性不太大,不见得就是人工栽培作为饮料的茶。

有很多历史资料说到,茶成为作物,是从西南地区开始的。也有考古分布资料的迹象,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现了墓葬里面陪葬了“槚一笥”,就证明墓主人是会喝茶的。湖南地区在西汉的时候,在贵族中喝茶已经很普遍了。一直到魏晋南北朝,都是南方人喝茶,北方人不喝茶。茶的历史传播轨迹,显然是从巴蜀,一直沿着长江而下,繁衍到太湖流域。这也就是陆羽《茶经》开篇就讲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唐朝皮日休曾说,唐朝以前喝茶,都是生煮羹饮,跟喝菜汤没大区别。制作茶饼,应该始于三国时候,但不是很普遍,到了隋唐的时候,才蔚然成风。陆羽写《茶经》的时代,饮茶已经成为全国风尚,有些明显的迹象。第一,不但北方人开始喝茶,饮茶习惯还传到塞外,包括青藏高原地区。唐朝与吐蕃人有许多来往,吐蕃人也喝茶,而且有明确记载,说吐蕃赞普懂得喝高档名茶。第二,茶马贸易的发展,显示了茶作为大宗经济商品,在国防与外贸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不大产马,马都在塞外,就用茶来换马。第三,唐朝设立了专管茶业的机构与制度,有茶政,收茶税,显示茶有重要的商品经济价值,已经纳入政府税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迹象,是禅寺普遍饮茶,也成为民间宗教生活习俗的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发展出禅宗,可算是中国式或中国化的佛教,特别讲究开悟与坐禅。禅教大兴是在唐朝,特别是唐朝中叶的时候,禅宗已经遍布全国。禅宗打坐,最重要的是灵台空静,但是,不想什么事情,坐在那里,很容易就睡着了。禅师发现,和尚打坐经常打瞌睡,特别是小和尚,叫他打坐,过一会儿就睡觉了。打坐而又不能睡觉,那怎么办?禅师发现,喝茶可以提神,打坐就不至于昏睡,所以禅宗寺庙一律喝茶。寺院喝茶还发展出一些寺院仪式,所以禅宗的传播,使得饮茶在全国传播,还连带散布一些宗教的规矩与仪式。茶叶变成经济贸易大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习惯,至少在唐末已经出现“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说法。陆羽写《茶经》的时代背景,就是喝茶已经是很普遍的社会生活一部分,而陆羽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总结了历来一切喝茶的经验与规仪,创造性地转化成一套文化审美系统,开创了茶道。

根据陆羽自传及《新唐书·陆羽传》,我们知道,陆羽是个弃婴,是湖北竟陵龙盖寺智积和尚在寺外的水滨捡到的。他在庙里长大,却不喜欢读佛经,喜欢读“儒典”,显然与老和尚的预期不同,有点离经叛道。我觉得,陆羽说的“儒典”,可能不只是“儒家经典”,而是佛典以外的中国典籍。他从小在寺院里面长大,不喜欢读佛经,看来是不想当和尚,就跟老和尚有很多冲突,冲突就使他逃家。他是一个出家人,居然还要“逃家”,当然是因为受不了寺庙的封闭性宗教生活,这反映了陆羽的性格有其叛逆的一面,想要海阔天空,任他鱼跃鸢飞。老和尚想尽一切办法,没能约束住陆羽,到最后,他终于逃跑成功,流浪天涯。他参加了一个戏班子,这也说明陆羽是个有艺术才情的人,后来做了“伶正”,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剧团编导,带着戏班子到处跑,所以陆羽是一个在全国各地流浪的艺人。他很聪明,终于被一位郡守发现,留下了他,给他读书进学的机会,奠定了他发挥才学的基础,开始了士大夫文人的高雅追求。

陆羽的学问很好,而且知识面很广,但是没有功名。唐朝社会,不但讲功名,还讲出身、讲家世,是个贵族集团掌权的时代。一直到安史之乱之后,世家的力量才慢慢削弱,科举的力量才慢慢起来。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才变成主流。唐朝沿袭魏晋南北朝制度,世族力量非常大。陆羽出身低微,全部靠自己努力,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当时很多人觉得陆羽有才,很了不起,愿意跟他交往。物以类聚,他交的朋友不但有学问,对艺术审美都有兴趣,像皎然、颜真卿等。陆羽写过很多著作,绝大部分都丧失了,只有一部《茶经》,完完整整留存了下来。显然大家都觉得这部书写得好,在当时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唐朝晚期的时候,已经有人称呼他为茶神、茶圣,而且在当时的茶肆中还供奉陆羽的瓷像,使得卖茶这个行业以陆羽作为行业神了。茶肆每天都要用茶水浇在瓷像的头上,就是把浴佛礼俗的醍醐灌顶,转为浴茶神陆羽,可见当时人对陆羽开创茶道的崇敬。

陆羽写《茶经》,有意识地融合了儒释道的精神,发展出茶道的文化审美追求。陆羽很有艺术细胞,而且在审美的体会上,境界也很高。他设计了一个风炉,模仿古鼎的形式,上面要有五行八卦,就是要跟自然合拍,又能继承历史文化。他在创制茶具的构思中,就把喝茶这个形而下的物质生活,提升到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他强调了一些文化因素,跟文化传统儒释道的精神很接近,例如中庸、和谐、主敬这类的超越性追求。陆羽的《茶经》并不长,一共有十节,先讲茶的性质,这是属于植物学及植物分类的,然后讲采茶的方法,怎么辨别茶树的好坏,再列举烹茶、喝茶的器具,再告诉你怎么制茶、烤茶,必须要把茶烤了才能研末的。他还提出了茶和水的关系,他是很早写《水品》的人,可惜那本书已经散失了。他讲到饮茶的精粗之道,把古籍文献中能看到的茶饮资料,都列举下来,提供了中国茶饮的历史概要。他还说了各地的茶产,等于绘制了唐代茶业经济的地图。由于他行踪遍布全国,到各地区探访植茶、制茶的情况,以实际考察的具体经验,知道哪里产什么茶。《茶经》还要求,茶室里面要挂一幅画,或者是展示茶饮的道理。你到日本的茶室,里面一定会挂一幅字,或者插画,衬出文化的氛围,有人说是武野绍鸥的创始。其实,对于饮茶环境与氛围的要求,结合文化审美精神,陆羽早就提到了。

我觉得《茶经》对茶文化最重要的影响,可以归纳成四点:一个是审美感觉的整体性与统一性。他讲得最具体的是茶碗,也就是喝茶最重要的器具,然后延伸到其他的茶具环节。陆羽的《茶经》不但规范了饮茶的道理,还对中国传统品鉴瓷器,产生很大的影响。喝茶要用瓷器,茶碗是很重要的,茶碗的审美就必须配合饮茶,这就影响到了对瓷器好坏的评鉴。他关注的重点,不完全是瓷器的本质区别,不是青瓷本身比白瓷好,而是强调喝茶的时候,青瓷比白瓷好,因为青瓷的釉色配合茶汤,给饮茶者提供的视觉美感经验,可以联想到青山绿水,可以感受大自然的色泽,可以由此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有趣的是,这个对茶具审美的判断,却长期影响了中国对瓷器的评鉴,把本来是陆羽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饮茶审美标准,变成了评鉴瓷器品第高低的普遍准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使得越窑青瓷在中国瓷器史上独占鳌头,品第第一。

第二,陆羽讲到了择水与用火,讲究“活水”与“活火”。“活水”容易理解,就是自然界流动的水,流动就清澈,就“活”,就不是一潭死水。苏东坡贬谪到海南,曾写过一首《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其中提到的“活水”与“活火”,讲的就是陆羽提出的道理。不过,陆羽所说的“活火”比较复杂,除了苏东坡诗中讲的煮水用活火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烤茶时所用的“活火”。煮水的活火,要掌握火势的均匀,不可一下子猛烈,一下子消微,目的是掌握水温的平稳上升。在陆羽的时代,烹茶多用煮茶法,要求水沸三次;到了苏东坡的时代,烹茶用研末调膏注水法,则要求水沸达到“蟹眼方至,鱼眼未到”的标准。烤茶的活火,则反映唐代的主流喝茶方式的特殊程序,是制团研末法的茶饮讲究。因为茶团保存不易,受潮之后影响茶汤的色香味,所以在研末之前,需要用“活火”把茶团烤透,使得内外干燥均匀。

第三,陆羽还强调茶的本色。茶本身就有自己的色香味,不要乱加东西。他在《茶经》中说得很清楚:“有人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和茶一起反复煮沸,或扬弃杂质令其清,或煮掉泡沫来喝,这都无异于沟渠里的弃水,居然还一直成为习俗。”陆羽批评唐朝当时饮茶的习惯,认为乱放各种佐料之后,无异于喝阴沟水,骂得也够凶的。自从陆羽发展茶道审美之后,中国精英阶级喝茶,从来都不添加香料与果物。高雅之士一直尊重陆羽《茶经》的指示,从蔡襄、宋徽宗到明朝的文人雅士,都是遵循茶有本色的规矩。可是老百姓喝茶并不如此,喜欢里面放各种东西,像宋代茶肆卖的七宝擂茶,什么都放。到了现代,我们的老百姓喜欢标新立异,发展各种各样的喝茶方法,从英国奶茶到丝袜奶茶,从泡沫红茶到里面有青蛙蛋的珍珠奶茶,花样百出。可是中国传统的茶道审美,主流一直是讲究茶本身的真香、真味、本色,是崇尚简约之美的。

第四,陆羽说“茶性俭”,讲求质朴,强调俭朴之美,发展出简约哲学。《茶经》说“茶之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我译成白话文,就是:“茶之为用,因其性寒,最适合品德端正俭朴的人饮用。”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把饮茶提升到道德伦理的精神领域,而且强调其苦涩清澹的本质,赋予茶饮简朴平淡而又端正肃穆的品位,开创了延续至今的茶道。从唐朝后期,一直到宋元明的通俗文学中,都有人以茶与酒的差异,专门写了文章,来讨论饮茶与饮酒反映了截然不同的人际处境与性格,很有意思。在敦煌的资料里面,我们看到《茶酒论》,把茶跟酒拟人化,作为人物角色互相褒贬。茶列举自己的优点,酒也不甘其后,自夸好处。茶说,我可以让人们脑筋清醒,修身养性;酒说,我可以促进朋友之间的感情,带来欢乐。吵来吵去,很有意思。在通俗文学传统之中,茶与酒所表现的人际关系,不断出现在宋元明的小说戏曲里面,成了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对茶与酒的功能有了典型化的认识。好茶的人多为清修之士,追求精神领域的精进,修持自我内在的品德;好酒之人则任性纵情,沉溺于世间肉体的欢乐,甚至可能有纵欲的倾向。

我觉得这四个方面很重要,都产生了长远的文化影响。陆羽的重要性就在于,他开启了茶饮之道,立下了规仪,指明的发展的取向,赋予文化审美的意义。之后所有的茶道的演变,都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唐宋宫廷的茶宴,士大夫点茶斗茶,或者是寺庙里面的饮茶规仪,明清文人清雅茶局,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茶禅一味,都是来自陆羽的茶道精神,一脉相承,只不过在不同时空中,各地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已。

本文系作者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上海图书馆所作演讲文章刊发时经作者审定

推荐访问: 茶道 审美 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