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氏献文鱼最后的家园

2022-03-04 09:57:24 | 浏览次数:

zoޛ)j馟iM9M:wo5i饨ky环境。柴达木伍氏献文鱼化石的发现,不仅见证了柴达木地区的干旱,还为专家们推测青藏高原古高度提供了依据。

伍氏献文鱼骨骼增粗的秘密

伍氏献文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全身粗壮的骨骼。起初,张弥曼院士和其他专家们希望可以在现代世界淡水水域中找到这样的鱼类,以作对比研究。遗憾的是,在专家们查阅了大量现生淡水鱼类文献,咨询了许多研究现生鱼类的学者后,并没有得到全身骨骼变得这样粗壮的现生淡水鱼的信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水鱼中,可以看到骨骼增粗的情况,但也仅限于鱼骨局部变粗,这种变化与伍氏献文鱼全身骨骼增粗有着很大的区别。

随后,张弥曼等人只好在已发现的鱼化石中寻找,希望能找到与伍氏献文鱼的生理结构相似的鱼化石。终于,在地中海北岸发现的化石中找到了一种全身骨骼增粗的小鱼——厚尾秘鳉。数千万年前,厚尾秘鳉生活在环地中海地区,能适应各种不同盐度水域。目前,世界上能够找到全身骨骼增粗的鱼类,只有厚尾秘鳉和伍氏献文鱼两个化石种。

张弥曼介绍,伍氏献文鱼和厚尾秘鳉的骨骼并不是生来就很粗壮,这与它们所处的水体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水域的钙含量越高,伍氏献文鱼的骨骼就越粗壮。大伍氏献文鱼的骨骼要比小伍氏献文鱼的骨骼粗壮。这种极度粗壮的骨骼也不妨碍伍氏献文鱼的生活。

在柴达木盆地采集到的伍氏献文鱼化石中,最大的伍氏献文鱼有半米长,它们的年龄通常在13岁到15岁之间。在发现伍氏献文鱼化石的地方,专家们只发现了少量的几种鱼类化石。张弥曼说,这说明伍氏献文鱼生活的特殊环境并不利于其他鱼类生存,所以同一水域没有其他肉食者追杀,所以伍氏献文鱼粗壮的骨骼所造成的行动迟缓并不影响它们的繁殖生长。

高钙水域中生命的强者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通过分析发现,当时伍氏献文鱼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它们几乎生活在“石灰水”中,水里面富含碳酸钙和硫酸钙。

张弥曼介绍,裸鲤(湟鱼)生活在盐度较高的青海湖中,但是裸鲤的骨骼都是正常的,这可能是因为虽然青海湖的盐度很高,但是里面钙的含量并不高。这说明,水中盐度还不足以让生活在内的鱼类的骨骼增粗,只有钙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骨骼变粗的现象。

张弥曼说,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这里气候也变得越来越干燥,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上最高的盆地,它由原本的水草丰茂慢慢变成了荒漠,并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盐湖。不同于四足脊椎动物可以迁徙,植物可以通过孢子或花粉随风飘到遥远的地方,鱼类只能选择改变自己的习性,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水越来越咸,很多魚类因为适应不了高盐、高钙的水域渐渐消亡。到了300万年前,只有伍氏献文鱼还顽强地生活在饱含石灰的苦咸湖水中。在如此高钙的环境中,随着年岁的增长,它们的骨骼不断增生,甚至连能长肌肉的地方都很少了。

张弥曼说,他们后来又在发现伍氏献文鱼化石不远的地方找到了更老的地层,发现其中的鱼化石并没有骨骼变粗的迹象,说明当时的水域中钙的含量还不是很高。而在含伍氏献文鱼化石之上的更年轻的地层中,只有厚厚的碳酸钙、硫酸钙沉积,再没有鱼化石了。所以,专家推测,在伍氏献文鱼灭亡后,原本的水泽可能就变成了荒漠。

推荐访问: 家园 伍氏献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