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如何设计一节初中思想品德课

2022-03-02 00:15:34 | 浏览次数:

什么叫深度学习?笔者认为,深度学习的反面是浅层次学习。查阅了一些关于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其中,黎加厚教授在他的《深度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几点启示》中提到: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作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在开始备课之前,笔者内心一直非常困惑,正常的理解是,深度学习谈的应该就是知识的深度学习。而选择授课的这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题目为《三思而后行》的这一框题内容,从标题看,不难发现,这一框题内容更多的是对学生为人处事方面的引导,即道理大于知识。讲道理该怎么深度学习?

就在毫无头绪的时候,随手翻看的课程标准给了启示。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引导学生获得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基础的理论常识,能运用辩证唯物的思维方式,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发展奠定思想品德政治素养。为此笔者个人认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深度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备公民意识、公民品德、公民常识;其次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再有,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后就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方向性引领,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选的这一课题《三思而后行》,既然在知识、学法等方面要求较弱。那么,立足点便是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让孩子能在课堂里有情感上的体验和价值观的聚焦。 “深度学习”何不来一次情感的“深度体验”呢。

方向明確后,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进行深度体验呢?教师要把大道理用孩子们喜闻乐道的方式告诉他们,还不能只是热闹的课堂,浮于表面,最终得让他们能产生情感的共鸣,有真正的情感体验。因为,笔者选择授课的学生是自己担任班主任班级的,所以准备的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政治课,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一节班会课。

本节选上的课题重点在学以导行。既然课堂的落脚点是情感的“深度体验”,那情景创设,选取案例就成为重中之重了。要知道空说道理的心灵鸡汤,一两段,少部分的说,或许对方还能听得进去。当你用45分钟请孩子们来品尝这锅鸡汤的时候,对方什么感觉可想而知。腻歪、厌倦,更不谈情感共鸣了。社会上的一些切入点高的案例学生也可以分析,但是因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教师更加偏向选择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更易产生共鸣。

所以,笔者备课要达成的目标是得让孩子们喜欢上这节深度研究课,还得真正的有情感体验,有收获。

《三思而后行》这节课设计的课堂环节,由“三个一”串起来。第一个一是,一个辩论赛导入课题。辩题是:正方辩题,做事应该思前想后;反方辩题,做事应该当机立断。在孩子们的唇枪舌战中达成共识,既不能优柔寡断,又要考虑周全。导入三思而后行这一课题。为了提高辩论的人员参与面,笔者并没有使用严格的辩论赛模式,而是提前将全班同学分为正方和反方。辩论开始由正方先发言,接下来反方任意一名同学站起来反驳,当站起同学超过一人时,前排优先。但前排同学发言超过两次,应将机会谦让给后排同学。最后再邀请正反方各派出一名代表做总结陈词。这样操作既节省时间,又增强辩论的激烈性。选择用辩论导入,一是学生们在上公开课刚开始时容易冷场,辩论环节因为已安排孩子们提前准备,所以有话可说,可以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再者,辩论赛无论是学生们提前准备的过程,还是课堂辩论现场思维碰撞的过程,不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的过程吗!

第二个一是一个活动反复利用,即反思墙。此墙非彼墙,在中学生间,墙文化是非常流行的。这里的墙是QQ上的墙。大多数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们会在QQ空间里创设各种各样的墙,比如说什么“最美老师墙”等等,利用墙这个媒介,在里面实名或者匿名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既然孩子们感兴趣,何不利用一番。于是,在征求孩子们意见的前提下,教师把大家在平时班级学生记事本中的反思内容有选择性地传到了QQ空间里,创立了属于自己班级的反思墙。并把反思墙上同学们自己反映的班级问题挑选出三个,编成连续剧《小陈的一天》,提前录制成三段视频,从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三个角度来帮助学生们感悟该如何做到三思而后行。最后的课后延伸部分,把同学们反思墙上提到的班级问题,但是没时间在课堂上展示的部分留给了学生们当课后作业,引导他们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为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班级记事本上建言献策。从反思墙开始,也从反思墙结束,整节课首尾呼应。

第三个一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侧重点在行为后的学会反思和负责。因为行为前的充分准备,认真选择,行为中的及时调整完成也不能完全避免行为后消极后果的产生。三段视频中对应的情景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主要从当事人和旁观者两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们思考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也努力兼顾设问的梯度性。“三思而后行”意在鼓励引导孩子们要会做事,做好事,在事情没有按照预定方向发展时还能学会承担责任。这正好和我校的校风“担当”精神不谋而合。于是,笔者在今年初雪时,把校园了里的“担当”大石碑拍了照片,放在课堂中,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学校“担当”精神。

整节课,从反思墙上同学们反映的班级小问题要担当负责,由小到大,从班级的责任到学校层面。学校方面,笔者提前查找了学校举行的影响力大的活动,获得的重要荣誉和校园优秀学子的风采,制作出视频,在课堂的最后播放。用学校里同学们身边的榜样引领启发全班同学要积极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层层推进,升华感情。最后视频的制作,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班级同学对自己母校的自豪感;另一方面,既然是对外公开课,自然还可以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学校。

一节课环节不多,但力求思路清晰,用学生们能感知触碰到的情景案例组织整节课是教师备课的整体思路。我也在努力的完善,努力把讲道理能讲到孩子们心坎里,能对他们的行为有指导意义。为了备好这节课,教师除了大量地看了一些理论性文章,看了很多的优课和优秀的教学设计,还大量的看新闻,刷微博,浏览QQ空间,看贴吧,做了很多时尚的工作。因为思想品德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必须要结合时事,要与时俱进,就需要加入引用这些最新的新闻资料和形式。一位学者曾说过,微信是成年人用的通信工具;微博是时尚达人用的,里面有很多励志的视频很值得教师放给学生们看,可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素材;QQ和贴吧是年轻人,特别初中生和高中生使用的群体占绝大多数。所以,为了走进学生,这也不失为一种了解的手段。

笔者想现代教育面对的现实就是既要提倡素质教育,又要面对应试现状,应试与素质教育本身也不是对立的关系,那么,如何实现双赢呢?或许这样的深度学习下力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讨就能给我们一个的答案。

深入学习是一种把知识学习和经验拓展、思维发展、思想情感价值的建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整合起来的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指教师教的有多深,而是一种回归学生本性的整合的学习方式。是在人的大脑内形成新的网络结构的学习。深度学习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学习,追求的是“教得少,学得多”的境界,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深度学习,并不追求学会知识的数量,而是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各方面素质的学习(包括思维方式、方法、情感、价值思想、学习经验、了解更为开阔的知识与相互关系等等),深度学习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引领。总之,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尚未深入研究的领域,需要组织起一个研究的共同体,深入课堂进行具体化的研究,建立交流研讨的平台,才能真正达成教学改革的目标。

推荐访问: 思想品德 深度 初中 学习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