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恐龙世界,▏人美版,(6)_三年级下册美术大嘴怪

2021-11-14 10:48:48 | 浏览次数:

课题名称 《恐龙世界》 科目 美术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六册的第1课《恐龙世界》。

本课要表现的恐龙在6500万年以前就已绝迹,是一个千古之谜,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学生对它既喜欢又比较陌生。因此,这个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可自由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围绕恐龙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这个新奇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恐龙是我们地球曾经存在过的动物,虽然它早已灭绝,但现在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拥有恐龙图片及模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出恐龙的特征、习性,所以在表现这节课时孩子们显得轻松自如又意趣不同,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与创作空间。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

2、对形态各异的恐龙形象、特征有初步的感受和认知,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资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在比较中,找出恐龙的基本形状。

2、以线描的形式或其他方式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恐龙,在想象中,大胆描绘心中的恐龙世界。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2、在学习中引导相互交流,增强其合作、探究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意识,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些,并且关于美术表现的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龙并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动物,在表现它们的外形特点、动态等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创作中,要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探究式活动→寻求表现方法→布置作业→学生进行创作→课堂评价作品→教师小结 分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六册教材、多媒体教室 专门为本节课设计的恐龙课件、恐龙的资料、图片、情景音乐等 教学设计 六、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 入 新 课 1、提问:
视频中的主角是谁? 2、播放视频 3、板书课题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看视频,寻找答案。

以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 授 新 课 结合课件:
1、分类:食肉恐龙、食草恐龙(板书) 2、分类小游戏:老师准备的恐龙图片 问题:
1)这只恐龙叫什么名字? 2)这只恐龙是食肉恐龙还是食草恐龙? 3)他有什么特点? 3、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分别有什么特点。

1、学生参与、回答 2、了解恐龙分类特点 1、帮助学生理解恐龙的这两种类别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便于学生下一步的绘画创作 欣赏恐龙 生活环境 出示恐龙图片,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 观察了解恐龙生活环境 丰富学生的认知,方便学生为创作添加背景 欣 赏 作 品 播放课件: 欣赏恐龙作品 观察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恐龙绘画作品以及背景与恐龙搭配方法 教 师 示 范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创作的步骤、方法 2、示范绘画恐龙的步骤、方法(结合课件) 观察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学生小组 合作创作 1、课件出示一些恐龙图片、及创作提示 2、播放音乐、请同学动手创作 学生小组合作创作 1、课件出示创作提示更确切明了 2、培养学生的构思创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欣 赏 评 价 1、请各小组进行作品展示 2、请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3、教师适当补充 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与同学共同回顾课堂学习内容 2、课外延伸:保护环境 1、回顾本课内容 2、增加保护环境意识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 2、帮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 板书设计:
恐龙世界 食肉恐龙 食草恐龙 我们的恐龙小世界 (恐 龙 图 片) (作品展示区)

推荐访问: 下册 恐龙 教案 人美 美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