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校“安全教育日”宣讲教案|幼儿园安全教育日教案

2021-11-05 12:06:33 | 浏览次数:

2020年学校“安全教育日”宣讲教案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各地中小学即将迎来复课复学之际,我们迎来了第24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本次安全教育日,将以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安全防护、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学后疫情防护为主题,展开一系列教育宣讲活动,共同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平安校园保卫战、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安全健康全面发展不断夯实基础。

第一部分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安全防护教育宣讲 疫情防控期间,摆在家长们面前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应该就是开学,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开学时间都一再延迟,各地先是明确不得早于2月17日开学,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又推迟为不得早于3月1日开学,到目前为止也有大部分的省市仍旧没有给出具体的开学时间。这意味着广大中小学生还要在家继续“宅”。对于居家的孩子们,除了防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外,居家安全也要时刻注意! 一、消毒安全防护 疫情期间,很多家庭每天都会对家庭进行消毒。目前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比如大家熟知的84消毒液,这种产品在超市就可以买到,可以用来消毒餐具、桌椅、厕所洁具等物品。

(一)典型事故案例 1.大连市儿童医院急诊室一日内就连续接诊了3名将消毒剂当成饮料误服的孩子。

8岁孩子:将84消毒原液瓶误认成牛奶瓶,家长将外表与大桶的牛奶近似的84消毒剂原液放在洗手间,8岁的孩子没注意,竟然将其误当成牛奶服用。

10岁孩子: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入孩子喜欢喝的空饮料瓶中,家长将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在了空饮料瓶中,但没注意的是这款饮料是孩子喜欢喝的,而且没有做标识,导致孩子误服。

3岁孩子: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这是一名相较前两名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将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导致3岁孩子误以为是饮料服用。

2.2月8日上午,浙江杭州一居民小张(化名),在大功率的电暖气边上对头、面、颈、四肢以及衣物表面进行酒精消毒,酒精遇热挥发,引燃了衣物,小张的头面颈、四肢、呼吸道等部位烧伤严重。

(二)安全注意事项 在家庭中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孩子以为是饮料喝掉。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家中如有婴儿或儿童,家长要格外留意,必须将消毒液放置在高处或者放在上了锁的柜子里。

2.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84消毒液与酒精、含有盐酸的洁厕液等不可混合使用,混合后可能生成有毒氯化物或剧毒氯气危害健康;
75%酒精可有效消毒,但属易燃易爆物,极易引起火灾,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远离火源、切断电源。

3.进行空气消毒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家里人离开房间,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

(三)应急处置措施 1.误服:立即口服100-200毫升的牛奶或生蛋清,马上去医院就诊。

2.吸入:如果有呼吸困难,立即去医院就诊。

3.眼睛:溅入眼睛后,马上使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如果仍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医院就诊。

4.皮肤接触: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彻底使用清水冲洗,仍有疼痛或者刺激症状就近去医院就诊。

二、用电安全防护 许多家长发现,在家时间一久,孩子们鼓捣一下就很多电器自己都会用了。但是,在“惊喜”之余,家长们也要考虑到孩子们如果用电不慎,是会有危险的,甚至造成严重伤害。

(一)典型事故案例 1.2月10日凌晨4时47分,北京丰台区一高层住户发生火灾,消防员现场救出被困人员4人,疏散5人,所幸无人员伤亡。经现场勘查,火灾原因初步判定系电动自行车电瓶爆炸引燃周边可燃物所致。

2.2月16日12时16分,广西北海市海城区一宿舍起火三楼房间和阳台3人被困。起火原因初步判定为,电气线路故障引发周边可燃物起火。

(二)安全注意事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7.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三)安全用电知识 趁着这个时机,教孩子们安全用电知识,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意外。

1.教孩子使用电器的方法 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讲清乱动电器的危害,在没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不乱动电器设备。但孩子懂事后(5岁以上),可教给他一些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并允许他在成人的指导下使用。

2.教孩子看安全标志 要让孩子知道,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红色标志,应该严禁触摸。黄色:表示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指示、安全状态、通行。

3.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导电 让孩子知道,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东西直接与电源接触。如: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让孩子明白,水也是导电的。电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不能用湿手接插头,这样容易触电。

4.教育孩子不靠近脱落的电线 教育孩子见到脱落的电线时,要躲远,不可以靠近,更不能用手碰。要教育儿童,哪怕安装灯泡等最简单的事,也不要自己去做,应该叫大人来解决。

5.教孩子学会触电急救常识 孩子懂事后,要让他知道电源总开关的作用与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让孩子了解,发现有人触电后,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不能用手直接救人,应呼喊大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三、火灾安全防护 (一)火灾典型案例 1.2月4日23时51分,温州龙港市湖前片区凤翔村李庄站19-20号2间2户三层楼民房发生爆燃而坍塌,现场被困人员10人。经全力搜救,至5日凌晨4时,救出8人(其中1人危重),现场搜救发现2具尸体。初步判断,系煤气爆燃引起民房意外坍塌。

2.2月12日9时40分左右,陕西安康一大厦16楼房突发火情,经过消防员的紧张扑救,所幸无人员伤亡。据悉,起火原因很可能是家里熊孩子玩火所致。

3.家中突发大火6岁娃靠一个电话救了自己!2月24日19时20分,贵州长顺县朝顺公寓一户人家起火,当时,家中只有一名6岁的小女孩。万幸,小女孩懂得拨打急救电话,第一时间拨通了119,并按照消防员叔叔的提示,拿着手机开门跑到了屋外,又拨打了爸爸妈妈的电话。最终,火灾第一时间被扑灭,没有进一步蔓延。

(二)防火安全知识 1.家长在家中尽量不吸烟,学生也要劝阻家长不吸烟,非要吸烟者不在酒后和临睡前躺在床上吸烟;

2.外出时、临睡前应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

3.使用大功率家用电器和微波炉、电热器、空调、电熨斗等要错开时间,以防电线过载;

4.不要玩火,使用酒精时要远离电器设备;

5.在家不随意焚烧废纸;

6.电热沐浴器、电褥等使用时要格外小心,最好安装漏电保护器;

7.使用电熨斗、电热杯、电吹风等器具必须切断电源后再离开;

8.不能用大功率灯泡取暖或烘烤衣服;

9.千万不能用明火(火柴、蜡烛等)查找煤气泄漏,若在夜间闻到煤气、液化气气味时,先打开门窗通气散风后,再去开灯;

10.天气变热有蚊子时,不要将点燃的蚊香贴靠床沿、窗帘放置。

(三)火灾自救措施 1.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家长平时就要教会孩子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4.穿过明火时,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5.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7.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8.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9.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0.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四、坠楼安全防护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各地继续开始复工。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孩子,无奈之下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可如今家家户户都住楼房,极易发生儿童坠楼等意外状况。

(一)典型事故案例 1.2月11日下午2点左右,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一环路西段某小区,一名4岁男童从22楼窗户(平台)不幸坠落。事发楼层没装防护窗。而男童坠落时,他的家长正在辅导家中另外一个孩子做作业。

2.2月27日上午,杭州滨江的临江花园小区,有个大概10岁左右孩子从6楼家中不幸坠楼,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孩子送到医院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急。经过医生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

3.2月28日上午,宜昌市西陵二路香山汇腾苑小区一小孩从7楼自家阳台坠落到4楼平台,坠楼小孩后被送往医院抢救,遗憾的是抢救无效,已经不幸离世。

(二)高空坠落安全知识,预防坠落家长须知 1.告诉孩子,动画片里演的飞行场景都是虚假的,不能模仿。

2.不要抱着孩子靠在窗边或者阳台边和楼下的亲朋好友打招呼。

3.给玻璃窗或者纱窗装安全锁。

4.确保窗户附近没有让孩子攀爬的东西。

5.不要把孩子单独反锁在家里,无论他(她)是醒着还是睡着。

(三)怎样教孩子预防坠楼意外 1.可以和孩子用鸡蛋做坠落实验,一扇一人高的窗户,家长或者老师,把鸡蛋从窗户里扔出来,用一地破裂的鸡蛋,告诉孩子从高处摔落下来的后果很严重。

2.另外还可以设置不同场景提问:下雨了窗户没有关,妈妈不在家,宝宝可以自己去关吗?玩具掉出窗外了,宝宝可以探出头去找吗?每个提问和游戏的环节,孩子答对了都有奖励,强化印象。

(四)家装硬件设施注意事项 1.非逃生用的窗户和阳台要装上防盗网,如果是为了美观,可以安装隐形防护网;

2.阳台登高面到上沿的高度在110厘米以上,间隔小于10厘米;

3.栏杆设计非横向,以免误导儿童攀爬;

4.阳台地面不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以免儿童攀爬致使坠楼;

5.阳台围栏应定期检查与维修,以免老旧松动;

6.窗台附近应避免放置可攀爬的器物或家具(沙发、凳子、床、矮柜等)。

(五)从高处坠落后,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如果孩子全身无力,不要动孩子;
发现有呕吐、尿血时,不要再喂孩子食物和饮料;
当发现手脚可能有骨折、脱臼时,应该立刻用绷带或夹板等固定材料绑住固定,不要动弹,没有夹板或绷带时,可用三角巾、腰带、头巾、绳子等代替;
不过固定之前,最好在骨突处垫上棉花等软物,防止突出部位皮肤磨损。当伤口裂开很大,大量出血时,要用干净的毛巾盖在伤口上压住止血,并及时送往医院。

五、网络安全防护 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下,学生的上网时间大为增加。

(一)上网课注意事项 1.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时,建议家长尽可能地选择屏幕大的工具,要结合家里的实际情况依次好的顺序是,电视好于电脑、电脑好于平板、平板好于手机,能够更好的保护孩子眼睛健康。

2.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时,建议家里有投影仪的朋友,要使用投影仪给孩子上网课,不推荐使用手机让孩子上网课,要使用手机投屏功能,投射到电视上上网课,能够更好的保障孩子网课学习效果。

3.疫情期间用电脑给孩子上网课的朋友,要保障孩子眼睛距离电脑最少40cm的距离。疫情期间用电视给孩子上网课的朋友,要保障孩子眼睛与电视的距离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3倍以上。能够更好的保障孩子眼睛健康。

4.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时,建议家长要根据家里实际情况调整光照度,要避免让孩子在暗光或强光下长时间用眼,太暗和太强的光线都很容易让孩子的眼睛产生疲劳,能够更好的保障孩子眼睛健康。

5.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后,不建议家长再让孩子看电视或者使用电子产品,要合理规定孩子用眼时间,能够更好的保障孩子眼睛健康。

6.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后,孩子在家里也要养成做眼保健操的习惯,也可以隔着玻璃远眺,帮助眼睛放松,减缓视疲劳。

(二)规范孩子用网 1.教育孩子严格遵守网络法规,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不良信息。聊天讲文明,不侮辱欺诈他人,不浏览不健康网站,不参与网络赌博,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提供不健康内容搜索,不传谣、不造谣,在虚拟世界里播撒文明之光,正确传递防疫信息等正能量知识。

2.教育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网络游戏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但又容易使我们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我们是中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游戏永远只是我们业余生活中的点缀。

3.教育孩子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泄露个人与家庭秘密,不随意约会网友,不与网上陌生人来往书信,更不要轻易约见网上“朋友”,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防止网络和电话诈骗。

六、心理健康防护 (一)关注反常行为 新闻、网络、视频关于病毒、疫情、死亡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一下子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恐惧就有可能通过反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
1.晚上频繁醒来、哭闹,害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2.总是问:“妈妈、爸爸,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3.他们对事物小心翼翼,饭量减少。或者,突然变得很胆小,平常很喜欢玩的玩具或游戏都不愿意参加了;

4.还有可能出现尿床、反复吸允手指、咬指甲这样的行为。

(二)家长应对措施 1.让孩子不恐惧,大人情绪一定要控制好。此次疫情期间你有过度紧张吗?只有你自己表现得从容淡定,孩子才能从你的身上获得更多放松的信息。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恐惧,当他们感到害怕的时候,耐心的倾听,陪伴。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劝他们不害怕,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2.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关于疫情的信息,而不是只让他们看新闻,或者听大人说:哪个地方的情况又更严重了。对孩子最好的知识普及的方式就是减少孩子直接接触新闻的机会,给他们讲相关的儿童故事或者绘本。通过孩子喜欢的故事主人公,通过隐喻的方式把对抗病毒的知识和当前的疫情告诉他们,是最容易让儿童接受的方式。

3.在疫情期间,安排丰富的亲子活动,放松心情。玩玩具、读绘本、唱歌、文字接龙等等,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搞卫生。让孩子的生活被有趣的游戏与活动占据,这非常有利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体会当下生活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就放松下来了。

七、其他安全防护 (一)防烫安全 不小心打翻了热水壶、碰倒了热汤,或者取暖时被火炉烧伤等。处理烫伤首先应降温,可以用流动水反复冲受伤处。

如果是天气比较冷,穿的衣服比较厚的话,不可直接脱掉衣服,否则很容易撕裂烫伤的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用凉水冲洗的时候要连同衣服一起,等温度降下来以后再脱去衣服。烫伤或烧伤都破坏了表层皮肤,这个时候很容易感染,因此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保证受伤部位洁净。

家里若是有烫伤药或者烧伤膏的话,可以轻柔地涂抹,倘若没有直接用干净的软布轻轻包扎伤口,立即去医院。

(二)防宠物咬伤 儿童一旦被宠物抓到或者咬到的话,必须立即到相关部门打狂犬疫苗。如果受伤面积不大的话,在就医之前可以做一些预处理,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反复清洁伤口20分钟以上。如果受伤面比较大的话,不能清洗太长时间,因为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继续失血。

(三)饮食安全 所有食物要充分熟透后才能食用,荤素搭配得当,不吃野生动物,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不宜油腻大鱼大肉。

每日营养均衡,保证营养充足,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最好在开水里烫3-5分钟再食用。

督促孩子适量多饮水,多排尿,尽量不饮用冷水,宜饮用温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同时适量增加奶制品(牛奶、酸奶)的饮用。

切记要提醒孩子饭前便后一定洗手。

(四)防骗安全 提醒孩子严防各种形式的通讯网络诈骗,拒绝任何形式的上门推销和电话联系推销消毒物品,教育孩子独自在家时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

疫情是暂时的,孩子的平安健康是我们永恒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孩子掌握日常居家安全知识,用安全视角审视周围环境,为广大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和孩子一起平安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共同成长,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第二部分 疫情之下学生心理健康防护教育宣讲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应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那些不断闪现的镜头,那些不断更新的消息,这场疫情每时每刻的变化都在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内心。疫情的来临,不仅威胁着公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公众心理健康,特别是居家隔离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要经常被逼着洗手、戴口罩,学校推迟了开学……这种长时间在疫情阴影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生活,确实会给人们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而中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化的需求在增加,情绪有较多体验但控制能力不足的阶段,对于疫情的关注加之生活空间的缩小会让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
在认知上,可能因为过多摄入疫情相关新闻和真假难辩的消息而无法对疫情作出科学的判断,甚至会出现灾难化的想法;

在情绪上,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各种不同的困扰;

在行为上,会无所事事,懒于学习、不思读书或沉迷手机游戏网络电视;

在人际交往上,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等问题;

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疼痛问题、消化系统问题、饮食问题和睡眠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症状或出现反复洗手、消毒等行为。

二、面对疫情,家长应该如何做好孩子心理防护? (一)留心观察,及时掌握情况 新闻、网络、视频关于病毒、疫情、死亡的消息铺天盖地的袭来,一下子让这些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焦虑、恐惧就有可能通过反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晚上频繁醒来、哭闹,害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总是问:“妈妈、爸爸,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
他们对事物小心翼翼,饭量减少。或者,突然变得很胆小,平常很喜欢玩的玩具或游戏都不愿意参加了;
还有可能出现尿床、反复吸允手指、咬指甲这样的行为。出现以上反常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 (二)自我调节,控制自己情绪 一是不能将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只有家长表现得从容淡定,孩子才能从你的身上获得更多放松的信息。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表达恐惧,当他们感到害怕的时候,耐心的倾听,陪伴。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劝他们不害怕,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二是对孩子要包容、有耐心。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越长,难免会产生更多摩擦,要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耐心教育。晨昏颠倒、游戏过度是许多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现象,对此,父母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对孩子发火,也不宜立即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适度打游戏不仅能增进孩子生活的乐趣,也能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玩手机也是“00后”少年的重要行为特征,通过手机孩子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学到更多的东西,但完全沉湎其中是万万不可取的,父母要控制好孩子的游戏时间,并关注游戏内容。

(三)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管理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情绪调适上,家长都需要做好榜样,保持理性,积极应对,规律生活,给孩子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在行为习惯上,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做“手机的奴隶”。均衡饮食,给自己和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餐食,彻底煮熟所有食物。在情绪调适上,需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尝试用正向的思维去思考,让生活充满正能量,也给孩子带来温暖与信心。

(四)创新方式,教给孩子防护知识 在孩子问到疫情的详细问题时,家长应用有趣的、具体的、积极的语言,给孩子解释病毒及其防护方法,给孩子带来稳定的情绪。用正确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关于疫情的信息,而不是只让他们看新闻,或者听大人说:哪个地方的情况又更严重了。对孩子最好的知识普及的方式就是减少孩子直接接触新闻的机会,给他们讲相关的儿童故事或者绘本。通过孩子喜欢的故事主人公,通过隐喻的方式把对抗病毒的知识和当前的疫情告诉他们,是最容易让儿童接受的方式。

(五)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不仅需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可以每天晚上抽出时间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这段时间的感受和困惑,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在空闲时间,可以陪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活动,放松心情。玩玩具、读绘本、唱歌、文字接龙、下棋、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等,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搞卫生。让孩子的生活被有趣的游戏与活动占据,这非常有利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体会当下生活的乐趣,这样自然而然就放松下来了。

(六)因势利导,加强孩子德育教育 家长应利用疫情防控的契机开展科学教育、健康教育、社会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活教育等,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科学和科学家的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最美、什么样的行为值得颂扬等等。中华民族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非常好的教育资源,这次抗疫中无数医护人员为了抢救病人而争分夺秒、奋不顾身,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等,都是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极为生动的教材。此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三、面对疫情,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自身心理防护? (一)劳逸结合,做好假期计划 延长的假期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还有不少的同学趁着这段时间“弯道超车”。所以,在假期要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屏蔽电子产品的干扰,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让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长。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例如跳绳、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强免疫力。

(二)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焦虑紧张或者觉得空洞无聊,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通过写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允许自己存在负面的情绪,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进行自我贬低。我们的计划可能被打乱,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像以前一样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很难的,但如果我们排斥自己的“焦虑”,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进入死循环。同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虽然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计划”,“虽然疫情让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三)保持联络,与家人朋友倾诉自己心情 虽然不可以走访亲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和家人、朋友通过视频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况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日子。现在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过后,我们再一起相聚!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趣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走进彼此的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一起包包饺子,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四)及时求助,加强与父母老师沟通 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了,应及时通过和父母沟通,或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感受,通过家长老师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的咨询师陪你走过这一段路。

四、面对疫情,学校和老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心理防护? 由于各地延迟开学,只能通过网络对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咨询,一些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面对面的心理咨询都不能使用,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但这不等于学校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可为。

(一)开展在线心理辅导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采用“科普教育和专业辅导相结合、个人辅导和家庭辅导相结合、各种服务平台和网络通信手段相结合”的思路和方式,通过电话、QQ、微信等网络手段提供在线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可以为学生和家长编写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的在线读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群或更小的学生群开展在线心理课堂。当然,还可为学生建立心理危机服务热线和平台,把电话提供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随时拨打。当然,在提供心理服务的过程中,要遵守伦理,流程专业规范,避免对受助者的二次伤害。

(二)关注重点学生心理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对一些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一是父母是确诊患者及在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学生;
二是身边有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学生;
三是疫情重点区域的学生;
四是初三、高三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
五是原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或自身性格比较敏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此外,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家庭不健全、没人照料或父母自身有不良心理的学生等等。

(三)多措并举做好防护 第一,学校和老师要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留意自身的身心变化。要让学生知道,在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

第二,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蝴蝶拍”等或用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第三,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指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本次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定时关注官方通报,停止频繁了解信息,避免灾难化思维,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

第四,特别重要的是,要做好家校合作。及时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状况,引导教育广大家长合理安排学生生活起居,积极开展亲子游戏。

第三部分 开学后防护知识及学校防控措施宣讲 一、疫情期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
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2)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避免多人聚会;
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5)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6)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7)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如何正确选配口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聚氨酯纤维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3.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医用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
颜色比较浅的一面是反面,反面正对脸部;
医用口罩上有鼻夹金属条,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

(2)戴口罩前应先将手洗干净,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4.废弃口罩如何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普通人群(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佩戴过的口罩,没有病毒传播风险。请将口罩折叠后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用开水浸泡30分钟或者酒精喷雾消毒后密封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处理完口罩,请清洗双手。

5.如何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步骤: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

①(内):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③(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④(弓):弯曲各手指关节,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⑤(大):大拇指在对侧手掌中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⑥(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对侧掌心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⑦(腕):清洗和揉搓手腕及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揉搓不得少于20秒! 6.前往公共场所怎样做好预防? (1)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
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3)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5)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6)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

7.每天上下学注意事项? 学生每日上学离家出发前自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出门。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不得上学,要及时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

学生每日上下学,建议步行或骑行,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必须乘坐交通工具或私家车,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乘私家车时:要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
如果多人乘坐私家车,建议全程佩戴口罩;
私家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的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一次。

②乘坐公交、地铁、网约车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并随身携带纸巾、一次性消毒湿巾或手消毒液等物品;
途中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物品,触摸后可使用手消毒液或一次性消毒湿巾清洁手部;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
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条件时至少1米),应尽量开窗通风;
注意咳嗽和喷嚏礼仪。

学生进校前,应主动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校;
体温异常者经学校登记备案后劝返离校,由家人陪同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病情诊治情况。

同学们每日应尽量维持“家—学校”两点一线的轨迹,如果去过其他场所,记录好行程,以便配合可能发生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同学们放学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并立即洗手消毒,把外套放到通风处。每日居家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外出,减少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接触。

二、疫情期间学校日常防控措施 1.校园“封闭式”管理规定 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在校门口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严控严管进校人员,对外来人员原则上一律不进校,确有必要的,采取实名登记,逐一检测体温,对体温超过 37.3 度的人员进行登记并禁止进入校园。加强学生的网购和外出管控,减少非必要的外出。特殊情况出校门必须持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审批的假条方可放行。严禁外卖、快递等高暴露人群进入校内,校园体育设施暂不对社会开放。

2.每日入校晨检管理规定 入校时间安排:
☆☆☆班,8:00入校;

☆☆☆班,8:15入校;

☆☆☆班,8:30入校。

大家要按规定时间到校,入校时要戴好口罩、排成两队,前后保持一米左右间距,按指定通道有序进入测温区,会有老师在两边用测温仪对我们逐个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对书包、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体温正常、无其他症状者,有序进入自己班级。如体温超过 37.3度,将被应急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3.师生健康状况监测规定 建立“学校-党总支-党支部”教职工健康监测体系和“学校-年级组-班级”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实施网格化管理,设置三级信息员负责报送师生健康监测数据。严格落实学生早、中、晚各检测一次体温制度,如体温超过 37.3度,将被应急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如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将启动应急处置流程。

4.学生公寓宿舍管理规定 对学生公寓进行每日消毒,实行公寓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日更新在校学生住宿情况。实行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中动态管理,实行早、中、晚“一日三报告”制度和晚点名制度,严肃处理夜不归宿学生。同一宿舍相对固定座位,宿舍之间不允许串门,避免人群交叉;
鼓励在学生床位悬挂围帘、蚊帐等简易性防护工具。严禁学生校外租房,若因身体等原因不方便住校的学生,学生在家自学,学校在学业上提供合理帮助,待疫情控制住后,再返校学习。有独立洗浴间的学生公寓,学生一律在本寝室内解决洗浴问题;
无独立洗浴间的学生公寓实行学生分批次隔位洗浴。

5.师生食堂就餐管理规定 学生、教职工实行错时就餐、分散就餐。

时间安排:
☆☆☆班,11:10——11:30;

☆☆☆班,11:30——11:50;

☆☆☆班,11:50——12:10;

教职工,12:10——12:30。

师生就餐时须佩戴口罩,分两队排列进入食堂,队伍间隔在1米以上,值班老师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然后利用间隔水龙头洗手,用手部烘干机烘干。体温异常者按照异常情况处理。取餐后实行分区用餐,到餐位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实行错位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用餐结束后,佩戴好口罩,检查桌面保持干净,按一米距离排队,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桶。

6.学生下午放学管理规定 放学时,为避免学生和家长大面积群体接触,学校分时段、分年级、分班级实行错峰放学:
☆☆☆班,17:15放学;

☆☆☆班,17:30放学;

☆☆☆班,17:45放学。

各班级按照规定时间准时放学,班级间间距为10米左右。班主任严控时间点,将学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点,确保学生安全。放学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一分钟防疫和安全教育提醒。每一方队都安排值班领导、老师护送,综合协调老师在大门口指挥疏导过往车辆。家长全部按照指定区域在园外等候,杜绝人员聚集。

7.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 如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含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学校将立即启动新冠应急预案。

1.发现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值班老师或班主任立即向当日值班校领导报告情况,值班领导待核实情况后,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综合协调、疫情监测、救治处置、对外联络、消毒防疫、宣传教育各组当班教职工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2.组织隔离。进一步提升封闭管理等级,住校学生不得离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迅速将患病学生带到隔离室观察,稳定学生情绪后,对疫情学生进行初步救治。患病学生所在班级其他学生停止校内常态活动,转移到备用教室,消毒防疫组对该班教室进行消毒。

3.送医救治。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引导患者到临时医学隔离观察场所进行隔离,初步排查后,报告学校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120救护车(或学校疫情专车)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

4.全面排查。配合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要求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5.疫情上报。如学生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及时将感染情况和排查情况上报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和疾控中心;
并将密切接触者排查情况通报相关师生家长及所在街道(社区)。

6.应急消毒。立即对隔离观察区、疫情学生活动区域进行应急消毒处理。一旦出现确诊病例,每天按要求加大频次进行消杀,消杀范围包括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面、物体表面,及隔离人员排泄物与分泌物、生活垃圾。

7.综合评估。综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并将意见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最终决策。

8.舆情控制。加强校园舆情管理,引导全校师生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级部门正式发布的信息为准。

9.善后工作。对需观察隔离的师生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做好跟踪观察做好心理疏导,做好患者师生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对其所在班级其他学生也要做好跟踪,提高日常体温监测频次。

10.恢复教学。在未全面停课情况下,做好教学工作安排,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同时对外发布告警信息,尽量避免或减少外来人员进入校区。

推荐访问: 宣讲 安全教育 教案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