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选调考试试题 [最新音乐教师选调考试《音乐课程标准》试题(全面版)]

2021-11-02 11:30:06 | 浏览次数:

最新音乐教师选调考试《音乐课程标准》试题 (全面版) 一、填空题 1、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两个不适应”:一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新编教材有三大特点:一是(准):二是(新);
三是(实)。

3、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前言)、 (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

4、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必须具备四个“学会”,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5、目前课程设置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难、繁、偏、旧)”。

6、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将人的智力划分为九种: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或视赏智力、 (音乐智力)、运动和身体协调智力、内省智力、人际智力、自然智力、存在智力。

7、音乐教育的功能: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
启迪智慧, (促进智能);

(丰富生活),增进健康:开发右脑, (培养创新)。

8、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9、音乐是典型的“(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所以音乐教育自然成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10、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11、个性教育是与(划一教育)相对立的教育。

12、 “表现”包括“(演唱表现)、 (演奏表现)、 (综合性艺术表现)、 (识读乐谱表现)”, “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 (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13、综合课程的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
二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
三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材。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是(浅、广、新)。

14、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改变单纯的书面测验,倡导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发展性评价”重过程,强调给学生多次机会。

15、课程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

16、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置于首位,体现了课程的新理念。

17、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②(过程与方法);
⑧(知识与技能)。

18、音乐学科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基本技能)、 (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音乐与相关文化)。

19、课程标准将音乐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学段来表述;
第一学段:
(1-2年级);
第二学段:
(3-石年级):第三学段:
(7-9年级)。

20、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的内容分为四个教学领域:音乐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21、课程标准中的音乐课程内容有(少年儿童歌曲)、颂歌、 (抒情歌曲)、叙事歌曲、 (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类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还有(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 (歌剧舞剧音乐)及其他体裁的歌曲和乐曲。音乐的形式有(独唱)、独奏、齐唱、 (合唱)、齐奏、合奏。

22、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 (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三个部分内容。

23、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 (音乐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三个方面。

24、识读乐谱教学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五线谱教学应采用(首调唱名法)。

25、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有(导向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26、音乐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包括: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

27、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8、编写音乐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音乐教材包括学生的(教科书)、教师的(参考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音响教材)。

29、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内容的(75%)左右,其余25%左右留给(地方教材)及(校本教材)。

30、教师的参考书包括内容: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及有关参考书目等。

31、新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其最大特点是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32、新的课程观认为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其情感、体验与理智具有同等的地位。

33、新的知识观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 (选择)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34、新的学生观坚持“(学生是人)”的看法,强调;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5、新的教师观认为视教师为(参与者)、 (合作者)、 (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合作)、 (学生生存)”。

36、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现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7、新的课堂观认为现代课堂观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地方;
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平台,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平台。

38、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 “(独立性)”、 “(体验性)”、 “(问题性)”等,最受世界重视的是“(研究性学习方式)”。

39、音乐优质课的“标准”是(美的体验)、 (美的探索)、 (美的熏陶)、 (美的享受)、 (美的成长)。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1.以音乐(  )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  )、(   )。

2.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      )、(      )、(    )、(     )  和(       )的全过程。

3.(       )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4.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       )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   ),使每个学生的( )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6.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  ),表达个人的智慧。

7.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  )的(  )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   )。

8.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   ),开发学生的(   )。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   )的过程。

9.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科的综合,音乐与(   )、(    )、影视、美术等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   )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10.音乐教学的评价机制中,要以( )和( )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 )。评价应包括( )、( )、 (  )三个层次,可采用(   )、(   )和(   )等多中评价方式。

11.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        )和(   ),初步养成(    )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12.通过提供(         )和(      )的音乐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            )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              )的探究过程。

13.音乐基础知识中基本表现要素如(      )、(       )、(     )、(  )、(     )、(     )等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4.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内容包括(         )、 (          )、(        )。

15.新课程下教材的编写遵守了(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二、判断题 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 )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 )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 )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 )  1、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对) 2、“律动”就是表演一些简单的动作。(错) 3、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要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对) 4、“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教材指定的内容进行教学。(错) 5、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对) 6、学校的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是培养音乐尖子。(错) 7、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停留在“传授”的层面上。(错  ) 8、音乐教育主要存在提高与普及的矛盾。(错) 9、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对) 10、设计导入”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错) 11、音乐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错) 12、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对  )     三、概念题 1、教学媒体: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中介。也可说是教与学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们都具有储存和释放教学信息的功能。

2、教学过程:是指达到既定教学所经历的活动程序,也是达到音乐教学目标所经历的各项教学活动的总称。

3、人文内涵: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每个人每天生活在其中的具体的、活生生的、真实的世界,它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个领域。

4、多元音乐文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风格的多种音乐文化。

5、仿真型教学情境: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和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领略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6、真实型教学情境:是指让学生参与到乡村、社区、学校、班级等音乐艺术实践中去,尽情地感受、体验、表现音乐带来的愉悦,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7、问题型教学情境:是指在对某个问题的探究为平台的教学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从“不协调(质疑)—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8、合作学习型教学情境:是指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具体的合作活动,开拓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合作中有配合又有竞争,培养了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

9、音乐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音乐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组织音乐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形式。

10、情境陶冶模式:基本特点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语言描绘、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并产生共鸣,导致情与理的统一,使情感体验上升道理性认识。

四、问答题 1.音乐课程的总目标。

2.课程目标中的教学过程方法包括哪些? 3.音乐课程标准内容中是从哪四个领域来进行表述? 4.在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5.音乐课程有哪些评价原则?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1、试述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有什么区别。

(P2) 2、现行教材“难繁偏旧”的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3、课程标准的制定体现了哪几个转变? (P20) 4、音乐教育的功能有哪些? (P29) 5、为什么说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P30) 6、试述音乐教育对情感的作用。

(P32) 7、试述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个性发展。

(P45) 8、综合课程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P53) 9、为什么要在评价机制中重视发展性评价? (P60) 10、音乐课程标准新理念为什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于首位? (P65) 11、为什么说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是体验了新的教学观念? (P71) 12、三个学段的目标设置是什么? (P78) 13、音乐表现包括哪几个方面? (P84) 14、在“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识读乐谱、创造”五个内容的教学时应注意什么?(P91) 15、音乐课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93) 16、面对新课程,我们在思想上应有哪些转变? (PL00) 17、我们面对新课程,应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P105) 18、我们如何上好新课程? 19、你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方式? 20、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你有哪些感受? 1、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哪些? 答:传受接受教学模式;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启发诱导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模式;
参与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模式;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创造教学模式。(能答上四种以上就算通过) 2、教师在使用音乐教学媒体时要注意什么? 答:(1)要注意教学媒体播放出的声音质量,要有美感,能够充分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选择的教学素材其内容务必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

(3)要明确,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而不是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 之间的情感因素,教学媒体是替代不了的。

3、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包含三个阶段:(1)起始阶段的教学设计(2)展开阶段的教学设计(3)结束阶段的教学设计     4、什么是单一课?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优点是内容集中,系统性强,能使 学生获得鲜明的、相对完整的印象,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是,教学内容单一,会 使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集中注意力。

5、什么是综合课?它的优点是什么?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 答: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两项以上教学任务的课。优点是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进 行组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在操作中要注意教学内 容的合理安排,否则会出现教学内容混乱、主次颠倒的现象。

6、什么是“变声期”?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答:“变声期”是童声末期向成人嗓音过渡的正常生理变化过程。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学 生注意对自己嗓音的保护,特别是男生,由于声带的变化较大,持续的时间也较长;
教师要 注意练声和演唱的音域、音区、演唱的时间的调整和控制。

7、怎样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答:可以从兴趣的三个阶段来回答。(1)有趣阶段 (2)乐趣阶段(3)志趣阶段。

8、在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时要注意什么? 答:(1)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2)课堂导入要有启发性(3)课堂导入要有新颖性     (4)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5)课堂导入要有简洁性。

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答:由传统的知识传说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 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答:领会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关注现实生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发展教材。

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由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这种状态。探究学习过程离不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答: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或目标导向、激励、教育、监督、反馈、调控等功能 五、案例分析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 答:(1)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 (2)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由教师传授,应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自主探究重学习。

(3)课程内容应体现生活性、实践性。

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
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  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答:(1)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

(2)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道上来。

(3)对于第三类偶发事件,一般都采用“热处理”。即教师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趁热打铁,正面教育。再巧妙地转入正题。但应注意不要因此浪费太多的时间,更不得言辞激烈,因为这与教室内同学无关,点到为止。

六、 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 1、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4分) 答:导向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2、请你说出音乐课标中的三个层面、四个领域(8分) 答: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3、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0分) 答:1、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4、教学设计:请你采用体验、探究、合作的方法设计欣赏课一课时教学设计。

答:(教学目标4分  重难点 4 分 教学过程 6分  意图4分) 七、论述题  1、谈谈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 答:(1)从音乐艺术实践是音乐艺术本质规律上阐述;
(2)从音乐艺术实践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上阐述。

2、请阐述表现与创造领域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答:从两个方面来阐述:(1)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参考培训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第81页) 3、新课程生活化拓展包括哪些方面? 答: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1)音乐对人心具有愉悦并给人以鼓舞和力量(2)音乐促进人 的心智活动效率(3)音乐增进人的心理、生理健康(4)音乐可以增进群体凝聚力,促进 人工作效力的提高。(参考培训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第54页。) 4、教学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音乐教材资源的拓展和延伸的? 答:音乐教材资源的拓展和延伸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音乐教材资源为基础的开发和拓展;
(2)充分利用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 教学中更具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资源,使音乐教学更具地方特色;
(3)积极开发和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系统交流课程资源,为音乐教学服务。(可以参考培训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第93页) 5、表现包括哪些方面?并结合实际,选择其中的一点来说说自己在某一学段中是怎样来实施的。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共15分) 一、   填空题(每空1.5分,共6分) 《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与价值”与原《音乐教学大纲》的“学科性质”比较 教学大纲/学科性质 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价值 ●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 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       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            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未阐述 ●审美体验价值 ●     创造性发展价值           ●        社会交往价值               ●文化传承价值 二、问答题 ( 9分) 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简述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①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

②、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③、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教授法、谈话法(提问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④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推荐访问: 选调 课程标准 最新音乐 试题 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