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8,美丽的颜色,》优质课教学设计_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021-10-26 10:13:04 | 浏览次数:

8  美丽的颜色 【教材分析】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是艾芙·居里写的传记文章,出自她的作品《居里夫人传》。本文通过艾芙·居里的视角形象地描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的过程。

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感受科学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忍、忘我的人格魅力。

2.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一、导入新课 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文中哪几段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请概括他们工作环境的特点。

明确:第1-6段记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工作,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他们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详细记述居里夫妇工作状态的是哪几段?请你说说他们提炼镭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第8-19段;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当发现分工工作效率更高之后,居里夫人做“男子的职务”,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实验,她“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日复一日地做着提炼工作。

3.当居里夫人提炼出镭之后,居里夫妇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当镭被提炼出来后,这对为之付出无数心血的工作者却十分平静,他们只是静静地欣赏他们的科研产物,观赏它美丽的颜色。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在极度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努力,更需要这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集一切美好的品质于一身,居里夫人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请你细读文章,找到表现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句段,探究居里夫人的精神品格。

明确:(1)对科学事业诚挚的热爱。“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其中的“迷住”一词突出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

(2)无惧一切困难,敢于将想法付诸实践。“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出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劳动。

(3)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目标导学三:探究本文写作艺术,了解传记文学基本特征 1.文中作者引用了不少居里夫人的话,请你说说这些引用的话有怎样的作用,它体现出传记文学的什么基本特点。

明确: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这种写法,表现了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征。

2.这篇文章只是客观地记录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吗?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不仅仅是客观地记录镭的发现过程。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亲。这就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也能令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比如,她对居里夫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绘,显得极为真切动人。在描述棚屋的简陋、条件的恶劣时,作者都是用一种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写下雨“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写“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令人感受到夫妇俩在研究工作中的相互支持,精神上的愉悦超越了客观条件的艰辛。“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一句,尽显敬仰、爱戴之情,也隐含着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在写对镭的期盼时,作者描述居里夫人此时的神情,“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
写到居里夫妇的散步,就像慢镜头般渐渐拉长……这些细节中流露出温柔的爱意,也只有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方能在笔端自然表现出来。

三、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可取之处 本文从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入手,对全文有较深入的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对传记文进行了一定的了解。此外,对居里夫人品质的研究,有利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不足之处 即便阅读课文,学生依旧不能切实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以及科学工作者所具备的 高贵品质,宜在课外引导学生多加关注此类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的依据是文体,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就是一种文体思维,我们不仅要把握文本的共性,更要把握文本的个性,把共性和个性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共性与个性齐飞。《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它是新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
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具有生动性,真实性和生动性是传记的特点。这是所有传记的特点,是共性,落实到《美丽的颜色》“这一篇”传记,这种“真实性和生动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这就需要把握这篇传记的个性。仔细阅读《美丽的颜色》,我发现这篇传记能体现真实性特点的地方很多,比如传记作者的事迹介绍、别人评价、具体场景的逼真描写等等,这些特点一般传记也有,要把握这篇课文的真实性个性似乎还不够。再细读就发现,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大量引用了母亲日记中的文字,让传记对象自己站出来说话,这种真实的感染力是其他传记所没有的,这就是这篇传记的独特个性。再读文章,我又发现,这种引用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却消失了,代之于生动的描写、叙述和抒情,这又是属于这篇传记的个性特点。在共性中发现个性,在个性中不忘共性,这是依体解读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文本共性和个性的教学设计,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形式,做到内容共形式一色。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核心。这篇传记的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自然要读懂“美丽的颜色”的含义,一般的学生读过之后就能说出“美丽的颜色”的表层含义是指镭的颜色,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能说出它的深层含义。即使这样,学生也仅仅是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对于语文学习来是远远不够的,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言:“语文教学既然本质上就是语言(言语)教育,那么我上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进入文本的?是通过浮光掠影的阅读、一知半解的猜测,还是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于是,我就聚焦文本语言,“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来理解美丽的颜色含义。

设计中首先关注的是文本的后半部分,这是因为这个部分三次出现了“美丽的颜色”,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是指镭的颜色,是自然界中的美丽颜色,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个部分集中体现了这篇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了分角色朗读、情境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朗读形式,体会居里夫妇对镭如对孩子般的深切情感,并对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有了切身体验。

其次,关注了文本的前半部分,这是因为这个部分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居里夫妇的人格光辉,而且这个部分的语言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又集中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学生自主批注的方法进行品读,同时注重品读方法的提升,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程度副词、关联词、标点、前后文关联等,学生沉入文本语言,读出了居里夫妇无私无畏、乐观奉献、坚韧顽强、互相扶持等品质,这些崇高的品格集中表现了人性的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

最后,在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关注比较前后两个部分在语言表达的明显不同,以互换的方式体会不同表达形式的作用,体会传记的共性特点---真实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读出“这一篇”传记是如何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形式来体现这些特点的,从而读出“这一篇”传记的个性魅力。

在课堂的最后,我再次投影居里夫妇因为镭射线而变得未老先衰的相片,和课堂开始投影的居里夫人的美丽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我问:“她还美丽吗?”学生异口同声的一个“美”字,让我深受感动。是的,自动发光的不仅仅是镭,还有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还有被这种人格美深深感染的可爱的学生!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一幅天水相接,浑然一体的美景,同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做到“共性和个性齐飞,内容与形式共色”,才会是美的!

推荐访问: 教学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 语文 优质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