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处2019—2020(上)工作述职报告_

2021-10-18 12:13:57 | 浏览次数:

专注业务研究 助力队伍提升 教科研处2019—2020(上)工作述职报告 一、 工作思路:
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四个关键词“坚守、优化、目标、提升”,坚守流程、优化管理、目标导向、内涵提升。科研督导处专注业务研究,跟进流程优化,开展专业化校本培训,推进流程深化重点项目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助力学校内涵提升。

二、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 借助“导评用”工具,推进“为明新课堂”深化管理 1、工作思路:本学期“导评用”工具推广工作主要从培训和实践两个角度推进。

推进策略:培训——示范——研究——实践——研讨——督导——竞赛——总结 培训策略:全校教师培训与教研组培训相结合 实践策略:“五轮推进”一轮:干部引领示范——二轮:级部教学大赛——三轮:校级教学大赛——四轮:教育教学研讨会——五轮:优秀课例收集 2、推进情况:
(1)组织培训学习,规范“导评用”工具使用 开学后,业务副校长根据高中部教学初赛及听评课情况,召开了“导评用”工具使用培训会,从导评用概述着手,详细阐释了导学设计、导学提纲以及限时练的编写要点和规范格式。12月初,教科研以“提升课堂质效,骨干专业示范”为题召开了教研组长“导评用”工具使用培训会,初中教学主任作为主讲嘉宾,就“导评用”工具的知识梳理环节作经验分享。

(2)干部专业示范, 引领“导评用”工具使用 学期中期,业务干部轮流上“导评用”工具示范课,学校中青年教师积极听课,并在课后及时参与研讨。优质课示范为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了和谐上进的氛围,创造了教学技能的学习、提升的机会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3)“为明新课堂”教学大赛,促进“导评用”工具使用 10月,学校组织了“为明新课堂”级部教学大赛,初、高中九大学科组均派教师代表参赛;
11月,各级部教学大赛中优胜教师参加校级“为明新课堂”大赛。从整体上看,参赛教师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强,课堂教学技能熟练,教态自然大方,有激情、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体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本次教学大赛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学习与实践“为明新课堂”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积极探索“导评用”工具的使用模式,提升了成都为明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4)教育教学研讨会,推广“导评用”使用 12月中旬,我校顺利召开了第十六届教育教学现场研讨会。校级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的四名老师分别就“研课磨课中‘导评用’工具使用情况”作了相关汇报交流,综合四位老师的分享,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导评用”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教师生成高效的课堂。

(5)优秀课例收集,强化“导评用”工具使用 12月底,教科研面向我校全体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收集“导评用”工具优秀课例,各个学部都呈现了一批优秀的课例和教学资源,难能可贵的是一批青年教师在学科团队的专业带领下脱颖而出,熟练运用“导评用”工具,逐步成为学科教学的中坚力量。

3、取得的成果 (1)学校教师能够规范使用“导评用”工具。通过培训与实践,学校教师熟悉了“导评用”工具的操作范式,并理清了“导评用”工具与“为明新课堂”的关系,在课堂中能够灵活运用导、思、议、展、评、检等教学环节。

(2)教学设计目标叙写日趋规范。通过培训与实践,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能做到全面准确、清晰具体、可操作,目标叙写规范,在目标设计中明确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及标准。

(3)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唤醒。学校课堂发生了变化,教师关注学生的力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导学提纲关注学生的需要而分层设计,学生特别是层次较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

(4)部分学科组积累了优质课资源。从干部示范课到“为明新课堂”校级大赛,各个学科经过了多次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符合“导评用”规范的教学套件,部分学科组凝聚了优质课资源。

(二) 科研课题研究(重点为校本微科研项目) 1、 课题整体情况: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科研课题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目前为止申请立项、在研的课题包括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2项和校级课题21项(具体参考下表);
我校初中英语组申报的《初中英语教学四清落实的有效策略研究》区级课题已顺利结题。

2、 微科研课题推进:
(1)制定方案,明晰流程 2019年9月,学校教科研处制定《成都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微科研工作项目推进方案》,明确微科研工作的目标、对象、内容、推进流程、考核评价与选题参考,并制定课题研究工作推进表。

(2)简化报表,直击核心 9月中旬,教科研以“教育教学深化研究,课题课堂双轮推动”为主题,从微课题选题方向到进程安排再到成果推广,对教研组长进行了微课题研究专题培训。

(3)严格细致,把立项关 由黄海泉老师牵头,教科研主任、徐纪明老师把关,对本学期申报的21项微课题从题目、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研究基础、预期成果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要求和指导,进一步规范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了学科组团队研究的提升。

(4)提供方法,提供资源 教科研处定期与教研组长交流课题研究情况,针对研究中的切实难题、困惑,提供相关方法指导。另外,本学期教科研共推送四期科研简报,推广前沿科研教学资讯,提升课题研究组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课题研究成果:
(1)从研究人员看:教学行政人员、学科骨干带头研究与教师全员全程参与相结合。

课题督导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学督学、教科研主任组成,专家包括省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课题研究使这样一群人的力量得以整合。级部主任、学科组长在课题的策划、组织、指导、督促、推广等领导管理工作中,在举办专题讲座、课例研究、撰写研究论文等具体研究工作中,都能以身作则、亲历亲为,这就带动和促进了所有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活动,学科组内每位教师都名符其实地成为课题研究人员。

(2)从研究内容看:将学校教学工作重点与每一个学科专题研究相结合。

我们将“为明新课堂”建设作为总的研究方向,国家级省市级课题与校级课题相结合,新课题的立项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本学期新立项21个课题, 其中三个组聚焦在中高考学科考点及知识体系的落实研究,这是学校教学工作重点,在课题研究中与知识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直接指向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从研究形式看:备课上课听课等教学行为的综合研究与学科素养、学科本质研究相结合。

各课题小组在统一研究方向下进行适应课堂教学的综合研究,并指导学科组在全校研究的框架下进行学科化的自主研究,其研究的独特形式主要有“教研组长示范课”研究、“全员公开课”研究、“一课两上”研究、“三备两研”研究、“培训观摩”研究几种。

除以上研究方式而外,还有一些已经制度化的研究方式,如课题督导委员会的会议研究,如备课组在三备两研时间内进行的学科研究,如每月两次的教研组长例会交流,还有如学期的论文、教育叙事、课例、课堂教学大赛等的评奖交流等,也在课题研究中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

(4)从研究方法看:用调查研究说明事实,用个案研究分析典型,用经验总结提炼工作,用实证研究求证假设。

我们建议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课题组,将研究重点聚焦于一个小组或者一个班级,将典型的人和事作为研究对象,将日常教育教学叙事坚持下去,在过程中逐步深入改进,采取更具有针对性地教育措施。

大部分课题研究基于课题展示课、研究课、公开课、常态课、汇报课等教学实践,我们指导教师收集事实材料、整理分析资料、解释经验事实并撰写经验总结。

(5)研究资料与研究成果 微科研课题方案及选题指南;
微科研课题立项申请书21份;
课题项目计划书21份;
开题报告资料21份。课题组研究资料:研究方案21份;
《成都为明学校科研简报》4期;
公开课资料包括公开课教案、公开课录像及评课录像、记录约40余节;
阶段总结报告共21篇;
学期课题研究小结21份;
“教研组长展评课”11节;
“全员上课教学设计资料包”大约150个;
校级“为明新课堂大赛课”12节;
各课题组提交教师论文、案例、反思、总结等90余篇。

(三)专业化队伍建设 本学期,教科研处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节点搭建培训平台,在全校和各个部门、教研组长例会上开展各类培训18次。首先,通过“导评用”工具推广的跟进与交流,使得研究与管理相结合;
其次,通过教研组长例会培训,使“导评用”工具实践与学科实践相结合;
再次,通过青年教师培训,使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相结合。除此之外,本学期教科研处创办了“文心雅舍”读书沙龙活动,共勉青年教师一起读书,一起进步。教科研处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国家、市区级培训以及校内各级各类培训,使得教育教学更专业化更科学化。

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科教研组是教学督导和教学实施的基层单位。本学期我们将学科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为了加强学科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落实教学管理,以提升教学质量,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成教师的学习、研修和发展共同体,开学初教科研处制定了《成都为明学校教研(备课)组长工作手册》,指引学科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

(1)明确学科教研组建设方向,健全教研组工作制度 教科研处科学规范地制定教研组工作职责和学校教研工作制度,强化组责任心,保证学科教研组工作落实到位。教研工作制度包括校本研修制度、听评课制度、公开课活动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研组工作考核及评价制度等。

(2)创新教学督导与教研平台和机制 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结合实际,不断调整教研思路,完善教研策略,创新教研机制。倡导学校建立教研微信公众号、学科QQ群,开展网络研修,打破时空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大教研组常态化对话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让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3)打造优秀的学科教研团队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依托学业质量管理平台,借助集团“百名优秀骨干”和“优秀教研团队”的评价激励制度,借助“导评用”工具的优势指引,我们激励学科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鼓励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学科优势的教研团队。

(4)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和微科研研究 在学科教学研究中,着力指导开展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并以此作为微科研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经验交流等活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探究学法,改进教法,推广成功的做法和先进的经验,着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支持青年教师成长 为了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精神境界,丰富日常文化生活,带动我校青年教师参与读书活动,以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和书香型校园。学校教科研处组织牵头,全校青年教师参加。

首先,通过四期读书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热烈的影响,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特别是带动了一大批教师投入到阅读中去,形成了我校独特的阅读氛围。其次,“文心雅舍”为全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能够分享阅读,分享人生感悟的广阔平台,促进了大家对阅读和生活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读书分享活动使得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能够在相互交流中认识彼此,使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大家能够以“阅读”为理念,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但同时,读书沙龙也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活动场地的选择可以再灵活一点;
对于活动的时间要有严格的控制;
提前、准时发布每期活动的通知,以便与会老师能更多的参与进来;
可以考虑给老师们调课,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等等。

(四)教育教学督导 本学期,督导工作从“督”着手,以“督”为手段,以“导”为方法,以“促”为动力,实现“教”与“学”双向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坚持“督”“导”并重,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在“督”方面,实行学校业务管理干部预约听课制度,督导课堂质量;
通过推门听课,倒查三备两研落实情况;
在“导”方面,实施干部“导评用”工具示范课,树立学习典范;
开展“为明新课堂”教学大赛,分享优秀教师成果经验,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督导之目的。

1、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分析把握课堂质量 (1)学校行政预约听课,督导课堂教学 本期学校行政预约听课70节次。涉及小学到高中各门学科。在行政预约的课堂中发现,所有上课教师基本能够使用“导评用”工具备课、上课。每个教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具体、细致合理,符合课标和考纲;
在课堂程序上恰当地利用“导、思、议、展、评、检”6个环节,形式多样地开展了课堂活动。特别是学习小组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点评、归纳等环节,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提高了学科素养。

(2)组织各级各类为明新课堂磨课、上课、研课、赛课活动 通过听评课的常态开展,关注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观察记录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因素,了解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情况,贯彻落实新大纲及过程性评价情况等。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供综合反映授课教师常规教学状况。检查授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并针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议课评课,并与与本人进行交流,反馈意见,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科研督导处对每个评委的听课评价及分数、教学四件套质量等级、采集到的调查问卷有关信息等进行了统计、录入存档,以供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

2、配合教务处安排进行教学常规督查。

(1)定期检查教学四件套:教学设计、导学提纲、课件、限时练、随堂练。督查小组将所交材料与课堂实际进行核对,并逐一将备课“四件套”的完成质量进行考评,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形成督查结论。此结论与上课教师本人、所在备课组、教研组工作情况直接相关。

(2)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每学月一次教学常规督查。每月督查结束,由督查小组将本轮观课倒查情况汇总,由科研督导处进行整理,形成汇报材料,当面或书面向校长、业务校长汇报,并与相关级部主任、教研组长交流整改意见。每学期有科研督导处负责形成课堂观察书面报告。

(3)每周抽查集体备课情况,并做好记录。由督查组将督查情况反馈给相关级部主任,由级部主任汇总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提交业务校长和科研督导主任。课堂教学督查结果作为上课教师本人月绩效、学期考核依据,也作为所在备课组、教研组评优选好的考核依据使用。

(五)教学质量支持 在学校关于“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规章制度下,教育科研督导处与教导处分工合作,教导处负责“规范性管理”——抓常规、抓落实,教科研督导处负责“质效性管理”—抓专业化、抓质量。其中,在课堂方面,教科研督导处主要通过听评课管理与研究,重点抓干部听评课的科学专业和真实有效,抓教师课堂质效与考试成效的映射关系,不断推动课堂质效的提升。

九月,听评课管理系统经过多次试用、反馈、改进,逐渐成熟,十月正式投入使用。教科研处根据听评课系统的数据呈现倒观课堂、倒查研备,及时反馈教研组,指引改进提升;
通过考试成绩追踪学科、追踪教师,立足课堂,寻找问题,及时解决。

十二月,反思总结本学期听评课使用情况,撰写《课堂分析报告》。报告涵盖以下内容:听评课完成情况、课堂质量、课堂特点、听评课关注分布、教师课堂改进提升情况、干部听评课专业水平等要点分析;
基于0.5诊考试数据进行教学闭环分析;
关键问题提炼以及反思改进对策。

学业质量管理平台上的听评课系统,有效解决了课堂评价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的难题,与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则让冷冰冰的数据通过聚合、碰撞,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为“为明新课堂”的深化发展提供了保障,为管理决策从个人经验走向科学高效提供了支撑。

(六)心理咨询工作 本学期的心理工作主要围绕着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健康访谈、心理健康普测、心理咨询室建设四大板块进行。具体如下:
1、本学期在高二年级7个班级和初一5个班级总计12个班级开展了心理课,通过课程教学有效的向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传授了调解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本学期建立了初中、高中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完成了18起心理咨询。其中,学生16起,教师2起。通过心理访谈,成功的帮助来访者走出了情感困惑,缓解了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

3、本学期完成高一、高二、高三总计20个班级的心理健康普测,为德育及科任老师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了依据,帮助班主任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心理咨询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为学校进行激情教育提供了意见建议。

4、本学期建成了我校心理咨询室,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并建立了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我校心理咨询室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心理访谈区、休息娱乐区、情绪宣泄区。心理咨询室为心理老师有效开展心理咨询访谈工作,确保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提供了保障。

(七)学校宣传策划工作 参与学校品牌推广、活动宣传、教师宣传等各类教学流程改革展板汇集制作,参与各级教学研讨活动新闻撰写、照片拍摄,参与青白江教育学术专干、特约记者新闻推送等工作。

此外,教科研处参与了2019-2020学年(上)名校集团工作汇报、学校业务整改提升方案的撰写以及广州业务会工作汇报PPT制作等工作。

三、反思问题,促进提升 本学期,各项重点工作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导评用”工具规范使用培训还需加强,除了由教科研处与教务处进行督导以外,还需发挥级部管理与考核的作用。教研组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针对研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研讨,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2、对“为明新课堂”工具量表科学合理使用的培训应加强,引导教师更加科学准确地认识新课堂。对于工具量表特别是观课表和评课表,所有教师都应该学会正确使用。明确了观课和评课的维度,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中,教师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目前,对“为明新课堂”工具量表使用的培训停留在教研组长层面。

3、科研课题研究方面,教科研处对各课题组的督导与培训还需加强,按计划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指导会,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效率。

4、学科组建设方面,如何激发学科带头人工作积极性,让组长投入到具体工作的研究和提升中,保证他们的待遇的同时减轻工作量是一个途径。

四、新学期工作思路 1、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学校重点课题现场研讨会:发掘有亮点、有实效的课题研究代表级部、代表学科组,做现场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聘请集团内外专家做指导,做好成果梳理与推广,切实服务于流程再造的质量提升。

2、教师培训,组长负责:以学科教研组长为核心的培训团队,做好组内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引领,也在学校范围内做主题交流,带动教师专业化成长。

3、课例研究,深入一线:在集团专家指导下,做好课例研究,深入教学一线,扎根课堂,做好观察、跟踪、督导、反馈,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级部管理服务。

4、“科研—管理—教学”一体一线,在集团业务工作方案指导下,在校长教育教学理念领导下,做好研究工作,做好服务与支持工作。

2020-1-8

推荐访问: 述职报告 教科研 工作